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烽火岁月的生死恋情

2018年王甸吸氧接受采访讲述与李敏的故事

▲李敏

陈布衣与周廉正

成君宜与徐志远(成君宜牺牲时,口袋里珍藏着这张与徐志远的合影)

竺振放与吴迪平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迅速成为一片红色天地。它犹如一块磁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成为年轻人实现理想、奉献青春的热土。这些热血青年抱着坚定的信念,离家、弃学,投笔从戎,将美好的青春与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青年男女在烽火岁月里,碰撞出了一段段动人的恋情,演绎了壮美的青春之歌。

    王甸与李敏

    李敏,原名李雅琴,北仑小港人,曾随母亲在上海当童工。上海沦陷后,全家返乡。1942年春,她到实际是中共地下情报联络点的长山桥方沿小学教书,7月参加“鄞西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学习,8月加入中共。此后她以教书为掩护,从事群众工作,先后任樟水区委书记、鄞江区委书记。

    王甸,绍兴柯桥人,在“鄞西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担任辅导员期间,与李敏相识、相恋,是李敏的入党介绍人。1942年10月,王甸奉命到中共控制的宁波自卫总队第二支队特务大队(林大队)第二中队任政治指导员,后又任陆埠区区长。相同的志向把两颗年轻的心吸引在一起,他们互相勉励。王甸在李敏的笔记本上,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诗句:“面对敌人的刺刀,应像士敏土(旧时英文“水泥”的音译—编者注)一样坚强,让我们分担,光荣或是死亡。”

    1944年2月21日,李敏不幸被捕。她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严刑逼供,宁死不屈,被刺割27刀后于当晚英勇牺牲,年仅20岁。敌人杀害李敏后,严令5日内不准收尸。当地的老百姓次日晚就冒雪把李敏的遗体抢了出来,埋葬在樟村史家山。3天后得知李敏牺牲的消息,王甸一路狂奔,来到樟村史家山。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用锄头挖,用手扒……王甸轻轻拂去李敏身上的泥土,泣不成声,剪下一缕青丝,用红丝绳扎好,放进自己的本子里,又把红色的包枪布盖在李敏胸前。一年后王甸随部队北撤,在杭州湾登船的那一刻,他取出李敏的那一缕头发撒入海中。

    岁月流逝,后来王甸历任云南日报总编、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每逢清明,王甸都托人到樟村李敏墓前献花祭奠、焚烧纪念卡。1983年,刚离休的王甸来到四明山,旧地重游,想起李敏,感慨万千,写下诗作《山村纪事》,发表在当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那一年,李敏的妈妈王娇香还健在,就住在江东区。王甸专门去看望了李敏的母亲,失声痛哭,又写了一首诗《妈妈》,发表在当年的《诗刊》4月号上。

    陈布衣与周廉正

    陈布衣,24岁加入中共,抗战胜利时任南山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周廉正,1940年参加革命,先后任姚南交通站站长、上虞梁湖区区委委员兼湖东乡支部书记。俩人同是嵊县人,战火中喜结连理。北撤动员开始了,陈布衣奉命留下来坚持地下工作;周廉正正怀身孕,但要随部队北撤。送别时,周廉正送给陈布衣一件背心和一本笔记本。

    留下来坚持斗争,是极其艰苦的任务。陈布衣与战友们为打破敌人的严厉封锁和搜剿,钻深山、打游击,经受了野宿、严寒、伤病、饥饿等考验。1946年6月,为恢复与上级组织的联系,陈布衣受命远赴山东,整整三个月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华东局组织部、华中分局和谭启龙、何克希等老首长。途中,他连续给妻子写信,希望能寻机相见。但他在山东20多天里始终没见到周廉正,派人去找也没有回音,只打听到周廉正已经生产,而且是难产。由于情势紧迫,陈布衣顾不了个人情感,立即返回四明山,带回上级重要指示、援浙干部以及电台,为重建四明武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5月,宁波解放。有一天,一对母女突然出现在陈布衣的面前,这便是周廉正和陈布衣从未见过面的女儿陈鲁滨。

    成君宜与徐志远

    1944年2月11日,在余姚梁弄西面,发生了一次惨烈的前方村战斗。当地老百姓在掩埋烈士遗体时,发现有位战士的内衣口袋里有一张合照,照片上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警卫大队指导员成君宜和他的未婚妻徐志远。

    成君宜,原名邹坤宝,镇江丹阳人,幼时父亡母俭,凭着聪慧和勤奋,学业出众。徐志远,1920年出生,上海贫苦人家出身。俩人在就读上海建行中学期间相识,共同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学毕业后,徐志远考取了上海同德医学院;成君宜考入沪江大学附属高中,第二年便加入中共,离开学校直接从事党的地下斗争。俩人情投意合,以情侣关系为掩护,完成了许多秘密而危险的任务。就在准备婚事的时候,成君宜得到上级指示撤离上海,随浦东武装南渡杭州湾。从此俩人天各一方、断了音讯。

    1944年初,浙东抗日根据地派人到上海秘密采购枪械零件,成君宜趁机托人给徐志远送去一封密信,在信中希望她来四明山,一起并肩战斗。徐志远喜出望外,当即决定奔赴四明山成君宜的身边。徐志远于2月底辗转来到三北,而此时成君宜刚牺牲不久。根据地的首长和指战员热烈欢迎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女医生,都不忍心将成君宜牺牲的消息告诉她,怕她承受不了打击。她到根据地后,凭着高超的医术,如鱼得水,救死扶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各方称赞,老百姓把她当成了“活菩萨”。一段时间后,她得悉了成君宜牺牲的实情,就把悲苦埋在心底,更加努力地工作。后来,徐志远随部队北撤,转战南北。

    徐志远离休后,思念当年的恋人,执着地寻找成君宜的埋葬地。前方村战斗遗址,因修建四明湖水库而淹没在水中。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徐志远还是在余姚梁弄附近的桃花岭,找到了成君宜的土坟。她出资重修了墓碑,把成君宜的瓷头像镶嵌其上。1997年,徐志远在成君宜墓的旁边选定了自己的墓地。2006年10月徐志远去世,如愿和成君宜在另一个世界相守。

    竺振放与吴迪平

    1944年4月《新浙东报》创刊,新建立的发行部里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竺振放,奉化人,17岁,担任三北发行部主任。一个叫吴迪平(女),北仑人,16岁,余上(余姚、上虞)发行部主任。

    竺振放年纪虽小,却已是老革命了。他15岁跟随父亲到苏北,参加了新四军,后来受指派来到浙东,负责文书和报纸发行工作。吴迪平曾在小港蔚斗小学、镇海中学读书,随大哥大姐来到四明山参加革命,经过短期培训后当上了发行员。开始时,吴迪平是新手,竺振放就带着她、教她。在艰苦的环境里,他俩朝夕相处,但把互相爱慕的情感埋在心里,期待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9月底,竺振放随部队北撤,而吴迪平则奉命留守,从此俩人音讯断绝。吴迪平回到老家,当小学教师作掩护。此后,她经历了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关押、狱中坚持、被保释、与组织失去联系、家庭和个人的坎坷遭遇等各种事件。直至宁波解放,吴迪平才与组织接上关系,到省新华书店工作。吴迪平一直打听竺振放的下落,但没有结果。竺振放随部队北撤后,先在部队当宣传干事,后在地方上从事书店以及宣传等工作。1948年,竺振放重返部队,一路征战,后转入空军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留在东北工作。1952年,竺振放通过宁波地委,才打听到吴迪平下落。一对战友加情侣,在分别了7年后终于重逢。1955年,吴迪平远赴吉林与竺振放结为夫妻。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