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家住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74岁的周翠芳仍留着当年参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发的公文包。年轻一代普查员在普查过程中遇到的磕磕绊绊,她也曾遇到过。“其实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是很在乎人口普查的,这就需要普查员付出更多的耐心。”周翠芳说。 有人特别在乎“被普查” 周翠芳会有这样的感受,源于一个电话—— “你们这里人口普查来过了吗?为什么我们这里还没来?”自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后,她年过八旬的姐姐就一直盼着普查员上门,还特地打电话过来问情况。 “不会把你忘记的,你耐心在家等着好了。”她说。 “今天普查员来过嘞,登记登进了,又可以安安心心过10年了。”11月11日晚上,刚接受完普查的姐姐特地打电话来“报喜”。 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对人口普查的期盼之心。参与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周翠芳说,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普查就像是社会对自己的一份“惦记”。 理解了这份期盼之心,对在划船社区这样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区做普查员的年轻一代来说,更能掂量出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 曾经的普查员如今成了“智囊团” 因为这份同理心,当划船社区邀请周翠芳再度“出山”,给年轻一辈的普查员“传道授业解惑”时,她欣然同意。 “这次普查是用手机录入,我们那时是手工录入的。”周翠芳回忆,当时参与普查的多是墙门组长这样的志愿者,两人一组,负责4-5幢居民楼,每幢楼有近30户居民。 “当时楼里出租户少,住的多是处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邻居。”周翠芳说,不像现在,一幢楼里有近一半出租户。 虽然都是“熟面孔”,周翠芳和同伴当年上门入户时内心也还是有些惴惴,像“你们怎么跟查户口一样,烦死了”这样的抱怨,她们也是耳朵听出茧。 这回,周翠芳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穿蓝马甲、挂工作牌的普查员,但在将自己当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辈之余,她还跑前跑后做了不少“幕后”工作。 当了那么多年墙门组长,周翠芳对楼里的人来人往相当了解,哪家是“人在户不在”,哪家是“户在人不在”,哪家是一套房子分成三户……她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有了周翠芳提供的“情报”,普查员在上门前就能对居民家中的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大大提高了普查效率。 这次普查采取的是智能化的登记方式,看似简单,但对一些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居民却是个难题,每次普查员上门,周翠芳只要有空都会陪着,做好解释工作。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孙琪 陈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