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爱心城市暖心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跟随爱心人士二进大岚山助学帮扶

“贫困人家的善良坚强让我们动容”

    还记得那个余姚好心老板曾垚垚吗?(本报3月12日曾刊发《万元救命善款3次流转背后的温暖》)

    日前,曾垚垚的余姚佳曼日用品有限公司爱心事业部,携手部分外协单位的8名爱心人士,驱车1个多小时,二进位于浙东四明山区海拔550米的大岚镇大路下村,实地走访了该镇中心幼儿园的两户特殊困难学生,为他们送去日常生活物资以及每户1000元的阳光助学金。

    记者跟随他们,见证了这次有特殊意义的深山助学之行。

    爱心人士二进大岚山

    早在一个多月前,曾垚垚他们已经去过一次大岚山,给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很多书籍。其间,他们了解到,两户孩子的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所以时隔一个月后,他们又二进大岚山。

    其中一个孩子的父母离异,爸爸和奶奶都患有肝癌,爷爷得了老年痴呆,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低保维持生计;另一户妈妈得了白血病,常年进行化疗。

    一大早,记者跟随曾垚垚一行人出发了。大岚镇地处浙东余姚市四明山之巅,海拔550米,也称得上是宁波境内的高海拔地区,山高路弯,行走较难。下了高速,再经过山路十八弯后,我们到达了位于山顶的村落。

    一位老奶奶骑着一辆满载农作物的小型脚踏三轮车匆匆赶来,等在约好的村口。

    老奶奶老远就看见我们,向我们招手示意。时值晚秋季节,山村的气候已经开始透着寒气,老奶奶却一头大汗。她脚穿一双破旧的解放鞋,手上的老茧清晰可见,满头的银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人在前头带路,村庄的路不好走,爱心人士肩上都扛着数十斤的东西,穿行在几条很深很长很窄的弄堂,行走15分钟后,大家都气喘吁吁。

    尽管家境贫寒,但孩子父亲非常坚强乐观

    一行人首先来到孩子妈妈患有白血病的那户人家。迎接我们的,是小朋友的奶奶。老人躬着腰,杵着拐杖,步履蹒跚。她的眼睛几乎看不见,已经眯成了一条线。30平方米的房间,也已容纳不了这些客人。

    老人要泡茶水,大家赶紧上前制止。爱心人士问到小朋友时,老人说现在上幼儿园,不在家。爱心人士了解到,孩子的妈妈一次化疗就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家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如今早已负债累累。

    接通孩子父亲的电话,那头传来的,都是感激和问候,问我们开车累不累,有没有吃饭……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唉声叹气,倒是充满了信心,也很乐观,这让大家感觉到别样的温暖。

    破旧泥土房中,墙上的奖状是唯一亮色

    随后,记者随爱心人士又前往带路的那位老奶奶家,两户人家相隔比较远,路也难走。见到我们那么多人到来,老奶奶的小孙女有些胆怯,刚开始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家里还有个小男孩,倒是有几分活泼,后来两人都安静地依偎在老奶奶身旁。

    虽有心理准备,但走进他们的家,大家还是不禁心头一惊——他们住的还是几十年前老式的泥土房,阴暗又潮湿,连张像样的沙发都没有,唯一值钱的是一台小小的液晶电视机;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完全没有城里孩子的光鲜,不时还在挠痒痒,细一看,脚上被蚊子咬了很多红得发紫的包。

    看到贴在墙上的孩子获得的奖状,大家甚感欣慰。隐约间,我们看见孩子的爷爷坐在不远处,当我们走近,他朝我们憨憨地笑着。

    老奶奶拿出可能是家里仅有的吃的,要招待我们,被我们婉拒了。

    阳光助学任重而道远

    当天,爱心人士给两户人家都送去了日常生活物资,另外还送上每户1000元的阳光助学金,并鼓励孩子们用功读书,努力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临走时,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坚持要送我们,一路上说着感激的话。车子开出老远,仍见老奶奶站在路口。望着老奶奶步履蹒跚的背影,大家都沉默不语。

    同行的爱心人士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对山里人家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山里人的善良、坚强和勇敢,他们不因贫穷而自卑,不因无助而彷徨。曾垚垚说,阳光助学任重而道远,希望更多的爱心之士加入其中,把爱心和温暖带给山区特殊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记者 程鑫

    通讯员 朱建庆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