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贴隔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晚我要晚回 辛苦你回家陪孩子们明天我来‘值日’ 你可以安心加班

象山这对社区书记夫妻有个特殊的“轮值”约定

王海珂(前)在社区和同事一起清运被台风刮倒的树木。

翁旦(右一)和社区同事一起组成巡逻队,夜巡步行街。

    “9月22日8点半,街道开会,县委第13轮巡查情况反馈会议;9:45,街道撤村并居授牌仪式及垃圾分类专题工作部署会议;11点,叫上物业一起去看看二期街面的窨井盖,两年不到就花了3000元维修费;中午,写材料,记录整理好台账;下午2点,落实街道会议精神,部署垃圾分类具体工作,会后看看街面路面的大理石破损情况;去临时菜场,看看居民议论的城管问题;晚上,上门了解三期居民疫情期间房租欠费的事,看看地下车位安全停放存在的问题……”

    这是宁波市象山县一位社区书记的一天工作日程安排。

    在他和同是社工的妻子的微信聊天记录里,记者看到了当日的另外一份“轮值约定”:“老婆,今晚我又要晚回了,辛苦你尽量早点回家陪陪孩子们,明天我来‘值日’,你可以安心加班。”

    这份工作笔记的主人公是象山县丹东街道欢乐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海珂,他的妻子翁旦是金秋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近日,他们夫妻的故事入选宁波市委宣传部、网信办、中国作协《诗刊》杂志社主办的“温暖的力量”社区故事征选活动,《小巷大总理》剧组特意将他们的故事拍摄成了花絮。

    保胎时丈夫忙棚改

    生下龙凤胎产假期间自己又忙社区

    2016年,翁旦从东陈乡调到丹东街道金秋社区,后担任党总支副书记,2018年6月,王海珂调到新成立的欢乐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夫妻双双成了“小巷总理”。

    他们2013年结婚,结婚头几年,没要孩子,经常加班还没问题。但是自从2017年夏天翁旦怀孕后,生活就骤然紧张起来。那时翁旦怀孕没多久就去了上海保胎,但王海珂已被抽调去搞棚改拆迁,没时间陪伴妻子。翁旦在上海保胎一个多月都是母亲陪护照顾。

    2018年3月30日,龙凤胎降生,让一家人欣喜不已。可轻松惬意的日子还没持续多久,就又切换到了忙碌的节奏。翁旦还在休产假的时候,单位的电话就经常响起,心里装着工作的她只好经常从“妈妈”的岗位上“溜号”。当年6月,王海珂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欢乐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忙得不可开交。由于孩子的爷爷、奶奶都在乡下,从那时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就交给了外公、外婆。

    经常从父母岗位上“溜号”的他们

    却是社区“最温暖的力量”

    王海珂所在的欢乐社区位于城郊接合部,是象山县保障房集结地,有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拆迁安置房等等。房源种类多,居住人员复杂,社区住户有3800多户,上万人,而社区工作者只有5人,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社区初建,很多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连菜场都没有。起初居民都是在农民摆的马路集市上买菜,环境脏乱差。王海珂一面安排环境卫生整治,一面通过街道和有关部门协调,搭建起了临时菜场。

    社区刚成立时,矛盾纠纷几乎天天有。别的社区“居民议事”是每周定时开,而王海珂干脆将“居民议事”设置成了随时开,只要居民有纠纷找上门来,立马主持调解,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纠纷解决。

    与丈夫所在的新社区相比,翁旦所在的金秋社区则是由两个老旧小区组成,没有物业,有12000多名居民,其中老人居多。

    金秋社区以前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儿子小李不幸出了车祸,做了开颅手术,长期在家休养。看到这种情况,翁旦经常上门搭把手、帮个忙,母子俩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信任。后来,这对母子因为经济困难,又换了廉租房搬到了王海珂所在的欢乐社区。翁旦知道后,特地交代丈夫要多多关照他们。

    王海珂记在心里,经常上门探望。今年3月疫情期间,有一次晚上忙完卡口的值守回到家,已是晚上11点多,刚进家电话就响了,是小李妈妈打来的,说小李下午出去就没回过家。翁旦一听小李不见了,赶紧催着丈夫去找。王海珂转身出了家门,驱车赶回社区,叫上保安、小李妈妈一起查看了整个小区的公共视频,没看到。后来又报警,通过警方查找,才发现他和一个朋友买了酒一起进了欢乐家园三期小区。他们循踪而至,才发现小李喝醉了睡在朋友家。随后,王海珂又把醉醺醺的小李背回了家。后来,王海珂通过多方打听,帮小李联系上了丹东街道的一家残疾人福利厂,小李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

    “轮流值日”陪伴孩子和老人

    “助人自助”艰辛中有快乐

    看到社区居民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渡过难关,王海珂和翁旦都很欣慰。然而,转身回到家时,除了温暖,更多的则是愧疚。

    今年疫情来临前夕,翁旦妈妈的右手臂不小心摔伤了,无法买菜做饭洗衣。翁旦抽空帮着妈妈,可疫情一来,从大年三十开始,夫妻俩又冲到了第一线,孩子和所有的家务都甩给了老父亲。

    因为排查任务重,居家隔离人员多,他们不仅要一天两次上门面访,帮助居民买菜送餐、处理生活垃圾、心理疏导,还要参与小区卡点值守,凌晨三四点回家已是常态。

    好在两个孩子在外公、外婆的教育下非常懂事,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上班时,都会奶声奶气地和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打完细菌后快快回家陪凡凡、捷捷玩。”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他们总是说“好”,可是很多次都无奈“食言”。今年3月30日,是孩子们的生日,王海珂买了蛋糕回来和孩子一起庆祝,但是翁旦却因为工作耽误错过了。晚上10点多回到家,丈夫已经陪着孩子睡了,父母特意递上了两个孩子给妈妈留的生日蛋糕。

    那一刻,翁旦的眼眶红了。以前还想着趁孩子小,带父母和孩子多出去玩玩,可是孩子3岁了,连象山都没离开过。年已七旬的父母身体不好,母亲颈椎有问题,经常会头晕,父亲的背也越来越佝偻。于是,翁旦和丈夫商量着尽量每晚“轮流值日”,最好能有一个人在8点前赶回家陪陪孩子,帮父母分担一点。

    然而,“轮流值日”也是经常断断续续,文明创建、社区换届、人口普查,他们又义无反顾地奔忙在了第一线……

    记者问他们夫妻后不后悔,他们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后悔!翁旦说:“我是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否则,当年丈夫去了社区,我也不会跟着去报名做社会救助专职工作者。”

    她说:“做社工虽然艰辛,但是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艰辛当中也有快乐,助人自助,这种快乐非常纯粹,让人与人之间的世界变得无限宽广!”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杨丹妮

    受访者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