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榭发现一块墓表碑 牵出三代“宁波帮”事迹

用作“桥板”的墓表碑。受访者供图

    近日,市民胡海雷报料,北仑区大榭街道东岙村发现一块“桥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经地方文史研究者细读发现,该桥板是一块墓表碑,镌刻着近代“宁波帮”人士胡芷斋先生父亲胡克选的事迹,。大榭胡家三代从商,均有造福乡里的义举。发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碑进行保护。

    A

    大榭岛最长的一块碑

    被发现的桥板位于东岙村一条不知名的溪坑之上,长3.4米,高0.55米,是大榭岛目前发现最长的一块碑。据当地村民称,这块碑系很多年前从村庄西南侧不远的牛头山搬来。牛头山现已打平,原址上建起新村。

    年长的村民还能隐约说出,这块碑的主人是当地著名乡绅,村民凡有事找他,没有办不成的,他本人还做了很多好事。

    热心地方文物的胡海雷在村中行走时,偶然邂逅了这块碑,“跟普通墓碑不同的是,这块碑上的文字都是小字,且字迹干净,内容清楚。”

    经地方文史研究者李先生细读,墓表主人名叫胡克选,字耕三,大榭北渡村人。碑文详细记录了胡克选的生平事迹,有约500字,内容对胡克选多有褒扬,说他“幼好学,勤读不倦,质尤敏达,乡父老均谓非池中物……”

    没想到胡克选成年后,“弃儒习贾”,去做了生意。乡亲们纷纷为他感到可惜,也觉得奇怪。他自己倒不觉得,说做生意也是好出路。结果生意做得很成功,还做了很多造福桑梓的义举。比如在“渡口设灯塔以便帆船”“乡间设学塾以教育贫寒子弟”,碑文中都有记录。碑文还称,乡人有事,多请其决定,与现在村民们口述的一样。

    李先生告诉记者,此碑撰书者有落款,名竺麟祥,奉化溪口董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擅书法。其人经考证,是“奉化最后一位进士”。

    B

    一家三代都是“宁波帮”

    碑文写道,胡克选有一子,名振沅。宁波图书馆工作人员陈先生查阅《芦江胡氏宗谱》发现,“振沅”系其谱名,更有名的名字叫胡芷斋。

    1937年,作为知名旅沪宁波帮人士,胡芷斋曾与柴桥人曹莘耕合作,在上海创办新华薄荷厂,生产“白熊牌”薄荷脑、薄荷油,在天然植物油行业颇有建树,曾担任定海同乡会会务主任。1945年,胡芷斋英年早逝,留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胡慰承,后来也成为“宁波帮”中的翘楚。

    1923年,胡慰承出生在大榭北渡村,6岁时随父至上海,1942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父亲去世后,胡慰承辍学进入植物油行业,1948年被公司总部派往台湾分公司任职。在台期间,胡慰承与同行合作创立威行公司,专营香茅油外销业务;1966年,又与旅台实业家、慈城人应昌期合作,成为台湾渔船远洋作业的开拓者,1979年被推举为台湾“渔业公会”理事长。改革开放后,胡慰承作为海峡两岸商业协调会顾问,在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加快改善两岸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晚年,胡慰承多次回家乡,1988年,出资重建芷斋小学(原胡氏尊经义塾,新中国成立后称北渡乡中心小学),2001年,并入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1990年起,胡慰承在该校设“芷斋奖学金”,后改为“大榭开发区芷斋奖学(育才)基金”,奖励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及学生。他还向大榭中学捐赠万余册图书,并把自己收藏多年的一具约6500万年前的鱼化石赠给家乡博物馆。大榭中学曾建“芷斋亭”纪念其事。

    碑文发现者表示,这块桥板情牵三代“宁波帮”,置于路面颇为可惜,建议有关部门进行保护。记者 顾嘉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