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档立卡人员从“出不来、没人来”到“踊跃来、抢着来”

宁波就业扶贫经验走向全国

李桂花

马仕笔

柴芳森

    1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了就业扶贫实施有关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效。作为东部唯一城市代表,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仲朝在发布会上接受记者提问。在此之前,我市已经多次作为东部城市代表,在全国、全省就业扶贫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了。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还专门批示:“在东部稳岗、防止和减少回流,宁波的做法应推广。”

    来自市人社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和吉林省延边州贫困人员在甬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分别达3182人和164人;预计到2020年底,两地贫困人员在甬稳定就业三个月人数将达3479人和230人。

    其实,2018年初,两地建档立卡人员来甬就业意愿并不强,现在他们却发生了从“出不来、没人来”到“踊跃来、抢着来”的巨大转变,宁波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这几个故事或许会给你答案。

    进

    得来

    柴芳森第一次坐飞机

    还有专车直接接到厂里

    针对疫情高峰期就业岗位供给不稳定和“门难出、路难行”情况,我市及时建立专班、出台政策,推动安全平稳返岗。这样的精准对接,让贫困劳动力既能“出得了村门”,又能“回得了厂门”。目前,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人社部门仍强化市县联动、政企联动,持续帮助两地的建档立卡人员平安、便捷地来到宁波。

    今年8月2日,42名来自延边州和龙市的务工人员乘坐包机来到了宁波,其中包括了39名建档立卡人员。“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心情很激动,也很感谢政府部门。”50多岁的建档立卡人员柴芳森到现在仍然显得有点兴奋。现在,他和妻子都在欧琳工作,他的工种是组装。

    “在老家的时候,土地都留给儿子耕种了,我只能打打零工贴补家里。”听当地的人社部门说能来宁波打工,他立即报名了。“我两年前就来宁波短期打过工,这里的企业都很好,老板也很客气。”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和龙市人社部门还专门包机把他们送到了宁波。“一下飞机,人社部门安排的专车就等在了机场,把我们直接接到了公司。”对于这样的待遇,柴芳森觉得很暖心,“我们夫妻两人现在一个月加起来有1万多元,真的很满意。”

    留

    得住

    马仕笔和小儿子来宁波后 还要把大儿子也叫来

    来到了宁波,怎么让贫困劳动力既能“干得了”又能“留得住”呢?

    马仕笔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共5口人。16年前,妻子侯汝彩在家专心带着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马仕笔外出挣钱,日子虽不宽裕,但平静、幸福。但就在女儿马小婷5岁那年,她在外面跑动时,突然就开始感觉脚痛,双腿逐渐使不上劲。虽然求医无数,但最终女儿还是失去行走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哪怕倾家荡产也要给孩子治病。如果女儿一辈子不能正常行走,妻子当女儿的双腿,我就用双手养活她们。”2018年10月中旬,50多名普安老乡来到了宁波。马仕笔就是其中一个。

    “宁波是大城市,在这里挣得比老家多。”通过镇海普安两地劳务协作,马仕笔在宁波君泰特殊钢有限公司从事操作工岗位。11月19日,他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宁波对他们这些建档立卡人员的“政策红包”,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为提高建档立卡人员待遇,宁波出台了岗位补贴政策,保障对口地区建档立卡人员同等享受我市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待遇,对接收就业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稳岗补贴等政策激励。

    现在,马仕笔的小儿子也已经跟着父亲在君泰公司工作了。“现在,我们父子俩每月都有六七千元的工资,另外每月还有1600元的政府补贴。我还想把在上海工作的大儿子也叫到宁波来上班。镇海的人社部门正在帮他寻找合适的岗位。”看得出来,马仕笔不但打算自己留在宁波,还要把家人也都带到宁波工作、生活。

    除了“稳岗红包”外,我市还与两地合作开展技能培训,提高适岗能力,今年已培训2万多人。同时,开发1万余个“不限性别、不限文化、不限技能”的零门槛、辅助性“爱心岗位”,提供不低于5000元/月及安排食宿的待遇,大大提高了岗位吸引力。

    融

    能

    入

    李桂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还带来了30余个老乡

    留在宁波,就要让贫困劳动力既能“充分融入”又能“有归属感”。为此,我市支持对口地区在宁波成立3个务工人员临时党组织,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务工人员的归属感。有的还邀请务工人员代表列席人代会,提高其政治待遇。

    今年4月8日,贵州省义龙新区驻海曙区劳务协作临时党支部举行了成立之后的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是“稳岗”。临时党支部的几名骨干,和当天来到宁波的义龙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钟贵华走进海曙区艾森饰品有限公司,向在海曙区就业的义龙新区籍务工人员送上了一堂“稳岗”政策课。

    这个临时党支部由海曙人社局、义龙驻海曙劳务协作站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三方共建,这个模式也为全市首创。这个临时党支部成立的目的,是做好对口地区建档立卡劳动力在海曙区就业稳岗工作,通过两地三方共同努力,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做好岗位余缺调剂。同时,他们也将在义龙新区籍的务工人员中发展新党员。

    “你们可以把我看作你们村里的村支书,生活上或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时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义龙新区鲁屯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当时在海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职的孙鹏这样向务工人员介绍自己和临时党支部。

    自2018年12月进入宁波广博集团精品图书车间从事锁线机工作以来,黔西南州贞丰县建档立卡人员李桂花克服文化水平低、人过中年学习能力弱等困难,短短3个月成长为机长助理。此后,她更是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当上了班组长。同时,她主动担当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和建档立卡人员的“贴心大姐”,宣传带动30余位黔西南籍员工来甬务工。

    爱

    有

    心

    投入200余万元装修公寓 贫困地区员工免费食宿

    除了政府部门,在我市,还有很多企业也都为就业扶贫的“宁波经验”贡献了自己的爱心做法。

    宁波尹球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有职工1000余人,外省员工占比超过9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员工98人。为了让贫困地区员工生活安心,该公司于2019年11月投入200余万元装修了“尹球之家”公寓,56个房间、190个床位,均配备热水器、空调、无线网络等设施,贫困地区员工一律免费入住并免费就餐。

    同时,公司工会为贫困地区员工开辟关心和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绿色通道,及时提供人性化关怀服务,让贫困地区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了让贫困地区员工工作称心,公司优先为贫困地区员工提供易上手、挣钱多、安全性高的爱心岗位,并安排老师傅一对一传帮带。目前,贫困人员每月平均工资都在6000元左右,远超老乡们的心理预期。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任社 臻任社 李鹏 周顺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