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体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一阁“阁主”爱看什么书? 这场展览告诉你答案

天一阁“阁主”范钦雕塑。 记者 谢舒奕 摄

    本报讯(记者 谢舒奕 通讯员 乌莹君) 今年是范钦逝世435周年,为纪念这位藏书家,昨日,天一阁博物院特别策划推出原创展“万卷活水——天一阁创始人范钦的人生与藏书”。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天一阁藏善本古籍、书画、碑帖等共计60余件,从“文士与藏书的关系”这一视角带观众走进范钦的世界。

    在历史上,天一阁的声誉远远超过其创建者范钦本人。那么,范钦究竟是怎样一位藏书家呢?“通过展览可以了解到,范钦是一位有着浩然正气、性格刚直、喜好藏书的明朝官员,而他的浩然之气也离不开他的所读、所藏。”据天一阁博物院人士介绍,本次展览从“读书立德”“藏书资政”“游艺于书”“千秋功业”四个单元,展现了一位熟记圣贤之言、始终秉持正义、富有才华、胸怀天下的文士范钦读书与藏书的一生。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通过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男子重要的人生道路。明嘉靖十一年(1532)春,二十六岁的范钦得中进士,从此开启近三十年的从政生涯。而在此之前,他大部分时间埋首经卷,以备科考。此次展览的第一单元“读书立德”,展出了身穿獬豸官服的范钦像及范钦所熟读的《大学》《诗经》《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范钦正是借由熟读这些经典步入仕途,同时,它们也塑造了范钦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品格。

    登科后,范钦始终秉持大道,廉政亲民。他为官四方,藏书日渐增多,以书资政是范钦藏书的重要动因。他从地方志中了解民俗民风,从科举录中获知人才变迁,从政书、奏议中关注时事政情,从而更好地为政一方。“藏书资政”这一单元,集中展出天一阁最具特色的明嘉靖年间刊刻古籍,包括地方志、科举录、政书、奏议等,其中很多为海内孤本。

    第三单元“游艺于书”,通过范钦的诗词、书法、编书、刻书、刻帖展现他作为读书人的风雅世界。范钦书法潇洒俊逸、气势畅达,其中《范钦诗翰长卷》是其现存为数不多的手迹。《天一阁集》是范钦的重要著作,收录了他出仕、归里及晚年各时期的诗文作品1500余篇,让后人看到一位富有才情的文士形象。邻居兼好友丰坊对范钦赞赏有加,写了一篇《底柱行·赠宪伯东明先生之江西》相赠。这件作品被范钦摹刻上石,留存至今。

    展览第四单元“千秋功业”即指范钦留下的一楼书。为什么范钦要费尽心思收藏这么多书?这些书籍中的绝大部分在当时并不被其他藏家所珍视,范钦藏以致用、不为藏而藏的观念使他有别于专以书籍玩赏、考订的收藏家。从这个层面而言,与其说范钦留给后人的是书,倒不如说是书中他所认同的“立德树志、修身处世”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