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茅善玉一身墨绿色旗袍上场。记者 顾嘉懿 摄 |
本报讯(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王强) 12月的甬城已经入冬,舞台上沪剧《雷雨》呈现的还是蝉声不绝的闷热暑夏。 昨晚,由上海沪剧院院长、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茅善玉领衔主演的经典沪剧《雷雨》献演宁波逸夫剧院,吸引了众多观众捧场。除了宁波戏迷,还不乏从上海“追星”而来的忠实“茅粉”。 作为戏剧舞台经典IP,曹禺先生的《雷雨》有话剧、评剧、黄梅戏等众多版本,沪剧和甬剧亦是其中“双璧”。 沪剧《雷雨》最著名者,是1959年的“名家大会串版”,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在其中扮演繁漪,凭借非凡的塑造力赢得“活繁漪”之美誉,《盘凤》《花园会》《求萍》等由此成为广为传唱的沪剧名段。 茅善玉是丁是娥的学生,曾长期在剧中扮演四凤,后来挑战繁漪。继承老师衣钵的同时,茅善玉善用语言、唱腔、身段综合塑造人物,尤其注重表达繁漪复杂多面的内心情感。2013年,该角色助其成功摘得“二度梅”。 昨晚演出中,茅善玉饰演的繁漪,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拥有摧毁一切的力量,在追求达不到的目的中挣扎毁灭,精彩的表演收获掌声阵阵。 从茅善玉过往演出经历看,她与宁波有个神秘的“十年之约”。1988年她首登甬城舞台,时年26岁的茅善玉演了一出折子戏;2001年,她为宁波带来新编沪剧《董梅卿》;2011年,茅善玉主演的《雷雨》在宁波逸夫剧院连演两场,场场座无虚席,充分彰显了宁波观众对《雷雨》的喜爱。再往后,便是本次演出。几次演出几乎都相隔十年左右,十分巧合,宁波也记录了她艺术生涯的阶段性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的演出还是沪剧“四代同台”。分饰周朴园、鲁妈的王明达和陈瑜是上世纪40年代生人;主演繁漪的茅善玉和鲁大海的饰演者钱思剑、鲁贵的饰演者凌月刚都是60后;饰演周萍的朱俭是70后;四凤和周冲的饰演者洪豆豆和金世杰则是90后,体现出沪剧发展的传承有序。 当晚,多位甬剧《雷雨》的演员也到场观看。甬剧名家沃幸康是第三次看沪剧《雷雨》,两剧演法的异同是他关注的重点。“沪剧版自有优点和特征,在剧情段落设置和分配上不同于甬剧,很多细节的处理值得我们学习。”沃幸康说。 观众薛慧玉、唐菊芳专程从上海赶来,“我们很喜欢茅善玉的表演,是她的粉丝。”薛慧玉表示,虽然看过无数遍《雷雨》,她依然喜欢这个故事。 该剧演出时长2小时40分钟,散场时已近晚上10点。熟悉的故事情节,浓浓的海派韵味,令观众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