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国寺唐代经幢 有了“电子身份证”

利用激光三维数字扫描技术 让模糊的经幢文字拨云见日

    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周霖) 昨天是第12届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记者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获悉,该馆保管的两座唐代石质经幢日前完成三维数字化信息采集,扫描精度达到30微米。这意味着,宁波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经幢拥有了全新的“电子身份证”。

    随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将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展示提供经幢的三维信息,以便公众欣赏与研究。

    保国寺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历时半年有余,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数字化团队承担,主要是针对保国寺唐开成四年(839年)经幢和唐大中八年(854年)经幢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记录和测量。

    项目采用最新的多图像三维数字化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纹理映射、360度全景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记录经幢现状及其所反映的历史、修缮、病害等全面信息,为文物维修、保护、研究以及展示、传播、开发、复原修复等提供精准的科学基础,实现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及精细化管理。

    保国寺历经千年,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了进一步实现保国寺文物档案的数字化升级,建立完整体系的数字化档案,结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在云冈石窟、佛光寺等的成功经验,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优先对两座唐代经幢展开数字化调查试点工作,同时为日后保国寺大殿乃至整个古建筑群的数字化档案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从现场来看,保国寺经幢所刻内容识别性低,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如今,利用激光三维数字扫描技术,让经幢文字得以拨云见日,有利于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