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宁交版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您做这些功课了吗?

贺秋帆:

    人物

    名片

    贺秋帆

    北京三联《爱乐》、上海《看电影》杂志专栏作家,宁波图书馆系列讲座《秋帆乐话·如是我闻》、宁波交响乐团系列讲座《宁波交响·秋帆导读》、宁波电台系列节目《相约秋帆·洗耳恭听》主讲人,著有音乐笔记《洗耳恭听》等。

    12月12日下午,贺秋帆在宁波图书馆新馆主讲宁波交响乐团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演出专场讲座《乐圣在中国》。

    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也是宁波交响乐团成立5周年,12月13日至17日,宁波交响乐团连续5天在宁波大剧院演奏共九部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借此实现乐团乃至宁波城市文化地位的不断跨越。长期传播西方古典音乐的贺秋帆说:“2020年年末,中国乐坛最大的盛事不在北京,不在上海,而在宁波!”在开演前一天,贺秋帆特意举行了专题讲座,梳理了贝多芬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我们在聆听宁交版贝多芬的时候,也需要有世界性的视野。”他说。

    指挥俞潞是宁波人,也是小泽征尔的关门弟子

    本次演出的指挥是宁波人俞潞。他的履历堪称“辉煌”,用贺秋帆的话说是“国际化程度极高”:

    出生于1989年,自幼学习小提琴与钢琴,15岁和18岁时,两次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相继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

    19岁,在小泽征尔组织的选拔赛中胜出,跟随大师学习并兼任助理指挥,同年在日本京都音乐厅指挥了小泽征尔创办的音乐塾交响乐团音乐会;

    21岁完成首次歌剧指挥,在日本执棒演出了全本普契尼名作《蝴蝶夫人》;

    22岁首秀欧洲,在小泽征尔和卡拉扬学生毕契科夫的推荐下,被杨松斯选中,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出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2013年,获邀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登台,此后以华人指挥家身份开启在欧洲的职业生涯。

    讲座前,贺秋帆专门前往宁波交响乐团探班,当时俞潞刚排练结束,“他身高1.9米,在指挥台上很有气势。刚从台上下来的他,脑门上全是汗水。那天排练的是G小调第五交响曲,我看到他的乐谱上用各种颜色的蜡笔标注了各种记号。”

    在三楼排练厅门口,贺秋帆还看到了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用哆哆嗦嗦的手写的两个汉字“加油”。“俞潞当年参加了小泽征尔在日本创办的音乐塾,那段时间,小泽征尔就把指挥乐手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学生。大家知道小泽征尔得了喉癌,现在一直在治疗中,所以他后来没收其他学生,俞潞相当于小泽征尔的关门弟子。”

    讲座上,贺秋帆还播放了一段NBA球星加索尔发给宁波交响乐团的一段祝贺视频,“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此次演出热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俞潞朋友圈中有好多国际友人,加索尔是其中之一。”

    记者了解到,俞潞的另一个身份是俞峰的侄子。

    李叔同曾写《比独芬传》,“贝多芬”译名由傅雷固定

    “贝多芬不仅是音乐家,也是个文化巨匠,除了音乐,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字、参观他的故居等方式,来了解贝多芬。”围绕着本次演出,贺秋帆介绍了很多内容。

    “中国第一次跟贝多芬发生关联,是在1861年。”当年12月28日,上海租界英文报纸《北华捷报》上,报道了意大利小提琴家罗比奥在沪演出的事,演出作品中有一首贝多芬的《降E大调三重奏》,“这是我找到的中国演出贝多芬作品的最早记录。”贺秋帆通过各种演出海报、书刊资料,甚至前往上海交响乐团档案室查阅,溯源贝多芬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史。“根据北大教授严宝瑜的《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初探》一文可以知道,第一个用文字向中国人介绍贝多芬的,是李叔同。1906年李叔同在日本创办《音乐》小杂志,杂志里有他写的一篇300字短文,叫《比独芬传》。 而‘贝多芬’这个译名,则是由傅雷先生固定下来。在1946年之前,国内对贝多芬这个名字的翻译五花八门。”

    鲁迅当年为《河南》杂志撰文,把贝多芬译成“培得诃芬”,在一篇《科学史教篇》的文章中,鲁迅认为中国需要认识西方大科学家的同时,也需要知道西方的文学、美术、艺术大师,如:狭斯丕尔(莎士比亚)、洛菲罗(拉菲尔)、培得诃芬(贝多芬)。

    此外,蔡元培、萧友梅、王光祈、丰子恺等对贝多芬在中国的传播都起到了作用。“1942年,傅雷先生第二次翻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这个译本出版后,‘贝多芬’三字就此固定。”

    傅雷1924年第一次翻译《贝多芬传》,但当时他自己觉得不太满意,就放下了。1942年正值抗战,傅雷在后记中写道:“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由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正是因为“体格的力”和“道德的力”并重,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成为几代中国读者的精神食粮。

    第一套中国人指挥的贝交全集,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

    “1983年,我国推出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制品,由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演奏,全集由四位著名指挥家一起合作,李德伦指挥第二、第五、第六交响曲,韩中杰指挥第三、第七、第八交响曲,严良堃指挥第九交响曲,陈燮阳指挥第一、第四交响曲。当时发行的是磁带,共6盒。”贺秋帆介绍并展示了这套磁带的封面图。

    这之后,国内的贝交全集音像制品和现场演出开始多起来了。“1984年,李德伦重新录制了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全部是立体声现场录音。1985年9月29日到12月29日,贝多芬诞辰215周年的时候,上海交响乐团在三个月里演出了完整的贝交全集。1988年,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再一次演出九部交响曲。”

    “贝交全集的演出,排练量非常大。”贺秋帆介绍,北京、上海近年也有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演出,连续演四天,但都不是中国的乐团。“2017年3月30日至4月2日,菲利普·乔丹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在上海东艺中心演出了贝交全集,以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2017年10月22日、23日、25日、26日,帕沃·雅尔维指挥布莱梅室内爱乐乐团在北京演出贝交全集。”

    “短时间内集中演出贝交全集是一个交响乐团实力的体现。”贺秋帆说,这次宁波交响乐团的演出值得宁波人自豪。但横向比较一下,李叔同、鲁迅当年都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写文章向国人推荐贝多芬;日本推出第一套、也是亚洲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是1969年;2004年12月31日晚上,日本曾在一个晚上演出九部贝多芬交响曲,下午4点开始演出,演一部休息半小时,演到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新年的钟声敲响……可见日本这方面走在我们前面。“在聆听宁交版贝交全集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有世界性的视野,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