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血之后会不会贫血?

宁波市中心血站专家为您解答无偿献血常见的那些误区

    一说起献血,很多人都会有疑问:献血会传染疾病吗?是否会引起贫血?会“上瘾”吗?宁波市中心血站专家介绍,定期献血无损健康,正规血站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误区一:献血会发胖

    真相:除非你摄入过量

    不少人误以为,献血后人会发胖,其实发胖是献血后过量进补造成的。成年健康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全身血容量的5%-10%,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根据目前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献血后完全不必多吃,或进补各类营养品。

    建议:献血后注意多补充水分,吃些鸡蛋、瘦肉和新鲜蔬菜、水果即可。

    误区二:经常献血会“上瘾”

    真相:献血不会上瘾

    不少人误以为,献血10次、20次甚至更多的人,是因为已经献血上瘾,一不献血就难受。献血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与上瘾物质“尼古丁”“吗啡”根本不沾边,献血在生理上不会“上瘾”。献血后机体也不会以异常速度再生血液,更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血液能够救助病人的生命,这种“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才是献血者多次献血的主要原因。

    误区三:献血会传染疾病

    真相:一人一针很安全

    有些人不愿献血的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感染。其实,目前采供血机构使用的采血针头、血袋和耗材都是经过国家质量检疫合格的,经过严格灭菌消毒、无菌的一次性合格产品。严格执行“一人一针”,采血之后就把针头毁掉,耗材集中做无害化处理。所以说在正规血站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误区四:医生从来不献血

    真相:每年宁波医务人员献血几千人次

    为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弘扬医务人员献血救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我市每年举行“护卫生命天使血缘”医务人员献血品牌活动。据统计,每年宁波市医务人员献血几千人次,且献血多选300-400毫升。医务人员在每年严寒酷暑期间积极参加献血,发挥了重要的血液应急保障作用。

    误区五:献血会引起贫血

    真相:人体会自行调节补充

    不少人以为,献血后需要专门补血,否则容易引起贫血。其实,人体的血液具有再生功能,献血者按国家法定的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参加无偿献血前,血站工作人员会对每位献血者进行血红蛋白指标的测定,达到献血标准方可允许参加献血。

    正常人献血后,储备在肝脾等脏器内的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使循环血量保持平衡,同时人体的造血功能系统也会迅速启动,补充丢失的血液成分。成年健康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所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只要1-2小时便可得到补充;血浆蛋白1-2天内就可完全补足;白细胞、血小板约3天可恢复;恢复较慢的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大约在7-10天时间内即可恢复。

    误区六:献血后会“虚亏”

    真相:定期献血无损健康

    献血不会使人“虚亏”“伤元气”。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也十分健全,献完血后不会产生气血虚等情况,献血者在离开献血点时,机体已经开始对刚才献出的血液进行补充。数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达到正常水平,不会感到不适,献血者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周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