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螺钿妆成翡翠光

设计图纸。

邵益达的不少螺钿镶嵌作品的设计,加入了家乡慈城的元素。

设计好的图纸要剪下来贴到打磨过的贝壳上,然后用钢丝锯切割。

切割好的贝壳需要在纸上拼出图案,敷到木制品上固定后描出边框,再镂出位置进行镶嵌。

邵益达创作的《蓬莱仙境》作品。

邵益达在观看螺钿色彩效果。

邵益达在馆内展示的一把琵琶,上面的精美图案就是他的螺钿镶嵌。

    “我想用四五年的时间,把《清明上河图》镶嵌出来。最近准备动工了,不然再过几年眼睛花得看不清了,就真的做不了了。”宁波江北慈城太阳殿路上的邵氏镶嵌艺术馆里,螺钿镶嵌非遗传承人邵益达一边制作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一边说着自己的愿望。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等,是用螺壳、蚌壳、海贝等切割成花纹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其色彩丰富多变,光泽瑰丽奇幻,被广泛应用于漆器、乐器、屏风、木雕等工艺品上。明末清初诗人刘应宾,用诗句“螺钿妆成翡翠光”来描绘螺钿艺术品的美好。

    螺钿镶嵌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到唐代其工艺已十分成熟。唐代流入日本并保存至今的唯一一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至清代,螺钿镶嵌在家具上的应用达到高峰,并受到宫廷青睐。

    宁波因为靠海,曾诞生过不少优秀螺钿匠人。邵益达介绍说,螺钿镶嵌和骨木镶嵌在工艺上有八成相近之处,不同之处在于贝壳需要配色,且加工过程中贝壳容易破碎,加大了工艺难度。

    邵益达和螺钿镶嵌结缘,可追溯至1979年。当时宁波工艺美术厂的老师到慈城开培训班,14周岁的邵益达报了名。班里有80多个学员,年龄最大的已有二十七八岁,邵益达属于年龄比较小的。

    用钢丝锯切割贝壳会产生难闻的味道,稍不注意还会把手刮破,“一点意思都没有”,邵益达想放弃;但想想既然学了,就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并逐渐沉下心来苦钻技艺。

    时光荏苒,当初的80多个学员如今仍从事镶嵌工艺的仅有俩人,其中一位同门是做骨木镶嵌,做螺钿镶嵌的只有邵益达一人。能够坚持至今,他觉得这得益于自己丰富的从业经历。其当年学成出师后,先后辗转奉化、鄞县、镇海以及上海等地从事螺钿镶嵌,让自己得到历练、提升的同时,也保持了稳定的经济收入。那些年,他一直在探索创新。

    为了让螺钿镶嵌色彩更瑰丽、丰富,邵益达采用国外进口鲍鱼贝、黄贝、企鹅贝的贝壳做材料,其创作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家乡慈城为其提供了创作基地,邵益达也将家乡的元素设计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时常吸引住游客的视线。

    一件作品要经历设计图纸、选择贝壳和木材、切割贝壳、拼花、镶嵌、打磨、上大漆、精雕等多道复杂的工序,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人要心细坐得住。愿意从事这一行当的人越来越少,如今更是“一徒难求”,这让邵益达有些失落。因此,也让他萌生创作一件长约8.5米、宽0.5米的《清明上河图》螺钿作品的念头。“给历史留下些印记,也就值了。”邵益达说。

    记者 张培坚 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