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亩设备造价不到传统喷灌溉的一半

余姚近15万亩农业土地 用上经济型滴灌技术

这项技术曾获国际灌排委员会节水技术奖

海曙区的智能节水喷灌设备

黄家埠镇畜禽场微喷设施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四明湖农业示范园

    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余姚市以经济型喷滴灌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余姚市农村水利管理处主持的《经济型喷滴灌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获得全国农业节水科技三等奖。该项目把经济学与价值分析方法应用于喷滴灌设计,创新形成经济型喷滴灌技术,曾获6项发明专利,并于2013年获国际灌排委员会节水技术奖。

    余姚

    新型喷滴灌设施受到农民欢迎

    从2000年开始,余姚市以“政府补得起、农民有效益”为出发点,优化设计办法、应用新材料、设计新模式,形成了“经济型喷滴灌”设计理论和模式,从而实现以“八个化”来降低造价,即灌溉单元小型化、管径精准化、泵站移动化、管材PE化、喷头塑料化、微喷水带化、滴灌薄壁化、施肥简约化。

    由于新型喷滴灌设施造价不到常规的一半,节水率又达到了31%,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场。

    余姚市把喷滴灌技术应用于山区竹笋、杨梅、茶叶、红枫、樱桃、果桑,以及平原蔬菜、葡萄、密梨、西瓜等共30种作物。到今年为止,余姚市喷滴灌面积近15万亩,形成了以四明山片区、姚西、姚东、姚北为基本格局的喷滴灌建设区域,

    其中,四明山片区以竹笋、茶叶喷灌为主。近年来,随着四明山片区水果采摘游的兴起,樱桃、猕猴桃、蓝莓喷滴灌建设日益增多,有效促进了革命老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姚西、姚东地区,喷滴灌建设以杨梅、苗木为主,为余姚市特色水果——杨梅的生产、推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姚北地区喷滴灌建设以蔬菜、葡萄、蜜梨为主,结合当地较为成熟的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自动化,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使得喷滴灌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为更好地服务农业,余姚市还积极推广经济型智能化喷滴灌,加快原有喷滴灌智能化升级,促进农业灌溉实现互联网+,喷滴灌建设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减少化肥用量和水体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海曙

    智能节水的喷灌设备

    可节水70%

    余姚开发滴灌技术,海曙区则研发智能节水的喷灌设备。这几天,位于海曙区的宁波亿林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周和成正在和同事沟通最新几款智能节水设备优缺点,作为下一步研发提升的方向。

    12年来,周和成和他的团队陆续研发了以滴管、喷灌、水肥一体机为主的200多种智能灌溉节水设备,凭借这些成果,周和成也跻身“港城工匠”“海曙区工匠精英”行列,科研团队也已扩充到了35人。

    “应用这些节水设备后,比起传统的漫灌,使用智能节水设备可节省70%的水量。”周和成介绍,公司主要研发灌溉控制器设备以及末端洒头,比如水肥一体机、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电动喷洒壶等设备,用户只需用手机下载好APP,设定好浇水的时间和水量,后续的浇水工作无需担心。

    考虑到受众人群可能会是老年用户,科研团队还设计了简约旋钮控制版本,只要按几下按钮就可轻松启动滴管、喷灌等灌溉设备;用户使用节水设备需要时常更换电池,周和成团队就开发出太阳能充电式……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梅灵 熊姚军 张昊桦 唐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