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培育了很多“单项冠军”企业。 记者 郑凯侠 摄 |
 |
“顺其自然”匿名捐款,每年如约而至的温暖。记者 陶倪 摄 |
 |
全国专家在井头山遗址参观考察。 记者 杨辉 摄 |
 |
地铁成为很多宁波市民出行首选。 记者 张培坚 摄 |
 |
云龙镇志愿者在餐饮店宣传公筷公勺。 通讯员 鲍丹萍 摄 |
6 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目前,全市有5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占全国接近8%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这是基于宁波产业特色所作出的重要决策。成色十足的“冠军”底色,为宁波成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再添不竭动力。 7 顺其自然 连续22年的匿名捐款,“顺其自然”对宁波市民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名字,不如说是一张爱心城市的金名片,代表了千千万万拥有爱心、作出善举的宁波人。 8 井头山遗址 去年5月,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公之于众,震惊考古界。这是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距今7800-8300年),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 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轴线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向前延伸1000多年。 9 地铁出行 2020年9月,3号线鄞奉段全线开通运营;12月,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我市全面构建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格局。随着地铁时代的到来,市区“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地铁成为宁波市民出行的首选。目前,宁波地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55公里,2号线二期后通段、3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10 公筷公勺 2020年,宁波发起公筷公勺总动员,在全市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商业街区等各个场所,以宣传海报、视频展播、商业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且处处透露着新意。目前,宁波公筷公勺宣传普及率已超90%。文明就餐好习惯养成行动已由大餐饮企业向小餐饮企业延伸,由城区向农村延伸,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基本形成全市居民人人知晓、积极参与的态势。 2020年,春天在峭寒和细雨之后,终于如约而至。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首站宁波。从宁波舟山港到北仑灵峰工业社区,总书记留下殷殷嘱托。宁波明确了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新定位,践行“四知”宁波精神,围绕浙江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新一轮创业加速开启。 过去这一年,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大港承载着更多的希望迎来送往,“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挂牌为这片土地赢得更多机会、更多关注的目光,无数“有活力、有灵性”的企业齐心聚力,让“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骄傲随着“港通天下”的故事一起,传递到每一个打下“中国制造”烙印的地方。 过去这一年,我们攻艰克难、化危为机,为全面小康拼尽全力。真不容易啊,让我们记住口罩下面每一张咬紧牙关的面孔;记住每个普通人的守望相助、齐心协力;记住每一次痛哭后的坚持、奔跑后的汗水、拼搏后的微笑;记住丰衣足食曾是多少代人的梦想…… 过去这一年,艰难前行的时候有无数温暖点滴陪伴,从“此时三江月 圆缺与君同”的同心共力,到“顺其自然”第22年的秋天之约,从毛衣奶奶15年的坚持,到宁海茶摊十多代人的守候,从彝族姑娘为爱还清巨债勤劳致富的恒心,到绿灯为雨中老人延长97秒的耐心……当宁波高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消息传来时,有多少人心头一暖,热泪盈眶! 过去这一年,有些改变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意义深远:甬行码让出行有了底气,公筷公勺让聚会少了顾忌,3号线鄞奉段和4号线相继通车,地铁出行让生活多了便利,“市区半小时通行圈”撑开了都市框架。 过去这一年,有些故事看起来如此遥远,却终究会和我们融为一体。井头山遗址的横空出世,把起源于7000年前河姆渡的华夏文明又往前推了1000年,我们寻找远古的故乡,感受祖先的历尽艰辛,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走向更好的明天—— 2021,再出发! 我们坚信,所有的磨难都会被战胜,所有的艰辛都值得; 我们也坚信,这些力量已凝聚成一个民族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每一代奋斗者的骨血,指引每一位追梦者的方向! ■新闻链接 十大热词,是这么选出来的 本次活动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全媒体发起。2020年12月,我们联合“知微数据”对全年关键热词进行全网大数据分析。评选期间,超过30万人次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宁波发布、甬派、宁波晚报、甬上、宁波网等渠道关注此次活动,有12363人参与投票。同时,央媒各驻甬负责人、宁波各大院校教授、社科院学者、经济学专家、宁波文化界知名人士等积极参与活动,通过点评为热词精准“画像”。经综合评定,2020宁波十大热词榜单出炉。 记者 樊卓婧 薛曹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