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1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了不忠不孝的人

——宋江不上梁山之谜(之三)

漫画 吴玉涵

    □胡杨

    上回我们说到,不但花荣、秦明这些清风山的人,而且连晁盖、吴用这些梁山上的好汉,也全都知道宋江原本是要上梁山的,后来只是临时回家奔丧去了。

    那么,现在宋江被晁盖他们请上梁山之后,宋江又是如何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呢?精于世故的宋江,只用了四个小方法,就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首先,大打道义牌。

    那天,宋江路过梁山泊时,原本想起个大早,从偏僻小路绕过梁山泊的,不料还是被刘唐拦住了去路。刘唐见了宋江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杀了那两个防送公人。

    刘唐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既然你宋大哥马上就要上梁山了,那么,还要留着这两个防送公人有什么用?

    于是,宋江就搬出了道义的大牌子。

    宋江对刘唐说道:“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宋江说着,就要拿刀自刎。

    刘唐见了,慌忙攀住宋江的胳膊,说道:“哥哥,且慢慢地商量。”说着,一把将刀从宋江的手里夺了过去。

    宋江的意思说得很明白,那就是你刘唐如果要让我宋江上梁山,如果要杀了这两个防送公人,那么,就是把我宋江陷入了不忠不孝的境地。如果你刘唐一定要这样做,那么,我只能就此自刎了。

    宋江站在忠孝道义的高地上所说的这番话,果然非常灵光,直吓得刘唐一个劲地陪好话。

    其次,大打法度牌。

    花荣在梁山脚下终于等到了宋江,见宋江身上还戴着行枷,就说道:“如何不与兄长开了枷?”

    宋江听了,就责备花荣道:“贤弟,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

    宋江被吴用、花荣请上梁山之后,拗不过晁盖他们的热情相待,只得留在山寨里吃了一天的酒。但是,身上的那个行枷,宋江却始终不同意解下来。

    宋江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那就是犯人带枷是国家的法度,怎么能够擅自破坏呢?

    那么,宋江真的是如此讲法度,始终不肯解了那行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小说第三十六回,宋江离开揭阳岭后,住在了李俊家里。李俊置备酒食相待,并结拜宋江为兄。住了几天之后,宋江就想去江州了。李俊见留不住宋江,于是就取了些银两送给那两个防送公人。

    小说写道,“宋江再带上行枷,收拾了包裹行李”,然后,辞别李俊、童猛、童威三位兄弟,取路望江州而来。

    各位看官请看,宋江在李俊的家里,不是把那行枷解下来了吗?

    小说第三十七回,宋江到穆太公庄上投宿,吃罢晚饭,三人去房间里休息。

    两个防送公人道:“押司,这里又无外人,一发除了行枷,快活睡一夜,明日早行。”

    宋江道:“说得是。”

    于是,宋江当即就解了行枷,和两个防送公人去房外净手,只见星光满天。

    各位看官请看,宋江在穆太公的庄上,不也是把那行枷解下来了吗?

    那么,宋江在梁山上为什么执意不肯解了那行枷呢?宋江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白,那就是为了向晁盖他们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宋江是个守法度的人,所以,我是不会上梁山落草的。

    第三,大打亲情牌。

    在梁山上,晁盖热情招待宋江。席间,晁盖他们力劝宋江留在山上入伙,但是宋江却坚辞不从。

    宋江说道:“兄这话休题。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临行之时,又千叮万嘱,教我休为快乐,苦害家中,免累老父怆惶惊恐。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

    宋江的这段话,虽然说得有点长,但是,我们还是不厌其烦地将大部分的内容都摘录了下来。因为宋江的这番话,实在是讲得太到位了。

    宋江向晁盖他们搬出了老父亲这块挡箭牌,说了这样几层意思:

    一是,如果要强留宋江上梁山,那么,这不是在抬举宋江,反而是在害了宋江。

    二是,宋江不敢有违父亲的教诲,为了一己的快乐而害苦了家里,让老父亲终日为自己担惊受怕。

    三是,宋江不想做个上逆天理、下违父教不忠不孝的人。

    四是,如果晁盖他们执意不放宋江下梁山,那么,宋江就只能愿求一死了。

    宋江说罢,泪如雨下,拜倒在地。此情此景,谁人见了能不动容?

    第四,大打自嘲牌。

    宋江在梁山见了晁盖之后,就很明智地用打哈哈的自嘲办法,不着痕迹地更改了自己当初提议上梁山的初衷,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于是,在宋江的嘴里,当初带着花荣、秦明他们上梁山投奔晁盖入伙的行动,就变成了“本欲上山相探兄长一面”,是“一时乘兴”的举动。而且,宋江处处自称是个获罪的囚犯,因期限相逼,所以不敢在梁山久停,只想立即告辞了下山,以便能够按期去江州牢城服刑。

    晁盖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送宋江下山去了。于是,宋江也就顺利化解了第二次不上梁山入伙的尴尬。

    话到这里,还要再说个余话,那就是宋江与吴用之间的微妙关系。

    小说第三十六回,花荣见了宋江之后,当即就要除了宋江身上的行枷。但是,宋江却以“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为由,拒绝了花荣的好意。

    吴用见此情景,就说道:“我知兄长的意了。这个容易,只不留兄长在山寨便了。晁头领多时不曾得与仁兄相会,今次也正要和兄长说几句心腹的话,略请到山寨少叙片时,便送登程。”

    宋江听了便说道:“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

    这就真有点意思了。一个说是“我知兄长的意了”,一个道是“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宋江与吴用这两句打哑谜似的对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各位看官知道,宋江是清楚梁山所暗藏着的凶险的,而吴用也是极不欢迎宋江上梁山的。

    因为吴用作为梁山的二把手,如果宋江一旦上了梁山,那么受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吴用了。而且,如果晁宋一旦联手,那么,他吴用极有可能真的就会成为一个“无用”之人了。所以,吴用才要几次三番地加害宋江,以扫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现在,吴用看见宋江连个身上的行枷都不肯解下来,说是国家法度,不可擅动,这显然表明,宋江是断不会上梁山的。这正中了吴用的下怀,吴用那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所以,吴用就心知肚明地对宋江说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我知兄长的意了”。

    对此,金圣叹是看得很清楚的,于是就在宋江那句话下批道:“写两人(指宋江与吴用)互用权术相加,真是出色妙笔。”

    要知道,晁盖为了迎接宋江上梁山,其实是花了一番大心思,下了一番大功夫的。晁盖生怕错过了路头,接不到宋江,所以就早早地派了大小头领,分四路去梁山脚下等候宋江。

    晁盖之所以要请宋江上梁山,他的目的无非是两个:

    一是,想真心报答宋江的救命大恩。

    二是,想诚心邀请宋江上山入伙,同享富贵。

    但是,晁盖的意图到了吴用这里,却变成了“略请到山寨少叙片时,便送登程。”吴用的这番篡改,对宋江来说,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于是,宋江听了吴用说的那番话后,也就明白了吴用的心思。所以,宋江便也说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来作答:“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

    高手过招,就是这样的不露痕迹,不显山露水。心机颇深的吴用觉得,只要宋江不想留在梁山,那么,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所以,吴用这次就索性好人做到底了。当宋江下山前去江州牢城时,吴用和铁杆“宋粉”花荣两个,就情深意长地把宋江一直送到大路二十里外,方才挥手告别。看来,吴用还真是个挣点赞的高手。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也就是过了没多久,吴用对宋江的态度,却陡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由此,更引出了水泊梁山更为波澜壮阔的故事。

    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