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合村里的老宅院

虞家后新屋

曹祖英与曹氏老宅

老宅细节

村里的古宅

    穿过北仑柴桥集市,沿穿咸线走上几百米,就来到了纯朴安静的四合村。四合村由原群力、里隘、朱家漕、麟角湾四个村合并而成,在清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在这里,遗留的古民居多为清代建筑,一处处老宅犹如颗颗璀璨明珠点缀在山水间。走进这些历尽沧桑、被风雨侵蚀的古建筑,依然能感受到它们曾经的恢宏与精致。

    虞家后新屋

    四合村的这批传统清代民居,是在2009年北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的。四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虞建成介绍说,当时文物普查队在四合村发现了多幢清代宅第民居和近代传统民居,包括连三进、四合院、三合院、一字屋等类型。这个消息在当时犹如一记惊雷,因为这么多传统民居完好地保存在一个村里,在北仑实属罕见。

    村内现存的古建筑普遍使用砖、石、木承重体系。前几年,村里盘点了一下家底,目前村内现有2处区级文物保护点和14处三普登陆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不排除未来定级的可能),其他传统建筑36处,总建筑面积26911平方米。村落格局基本保留,尚存17条巷弄,还有古井、古桥、古树、码头、埠头等。2015年,四合村被命名为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

    现如今,这些传统民居大部分依然有村民居住着,成为四合村氏族血缘社会的重要遗存。沿着村中小路,左转右绕,就见到了一栋灰砖黛瓦的宅子。高翘的马头墙、气派的门楼、精致细微的砖雕木刻, 虞家后新屋位于四合村朱家漕自然村朱家漕3号,坐北朝南,占地1409平方米,平面呈“H”形,原共有正屋一进、左右厢房各一进、东西侧屋各一进,建于清代晚期。

    两年前,由于年久失修以及白蚁侵袭等原因,房屋的结构及构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损,根据古建筑保护及濒危传统建筑抢修修缮计划,柴桥街道、区文保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对其进行修缮保护。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残损的构件进行更换加固,内外墙面按照原来风格修复粉刷,终于恢复了古建筑古朴的风貌。

    在虞家后新屋大厅,门、窗、梁、窗棂、屋檐、神楼上均雕刻有花鸟虫鱼和龙飞凤舞的图案,活灵活现,线条细腻。虞建成说,区博物馆的专家曾经来过好几次,认为虞家后新屋是典型的清代晚期畚斗楼式宅第民居,“左右厢房的南侧屋面两角起戗,远远望过去就像一个畚斗,因而俗称畚斗楼。虞家后新屋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虞家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黄河一带,后来迁到朱家漕村。后新屋是其中一支由虞家三太公和四太公两兄弟合造的,一人一半。与后新屋几乎同时期建造的还有半边楼,但在一次火灾中损毁过半。

    虞家当时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重教育,不管家境如何,男孩一到读书年龄都要进学校,考取秀才的也有不少。一直延续到现在,虞家重教的家风还是未变,后人大多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

    乾房连三进

    隐于村庄的老宅,在后人代代更迭中,成为人们研究清代建筑、民居生活和本地风土民情的好地方。它们似时间的观察者,守护着旧时的光阴,并不时融合接纳着新元素。

    清代民居乾房连三进,先后出过曹菊泉、曹静轩、曹余章等文人雅士。与虞家后进屋一样,乾房连三进也保存得相对完好。这是一座带左右侧院的四合院式建筑,建于清代晚期,占地面积达2577.4平方米,在江南地区算是占地面积比较大的一处古宅。

    在乾房连三进,我们遇到了93岁的曹祖英。曹祖英介绍说,大家族人口多,通常会把房子建成三进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造更多的房间供家人居住。另外,三进式还可以加强宅子的防御性,多处侧门可以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出入。三进结构虽然对外封闭,对内却流通性很强,居住在里面的人可以畅通无阻地穿梭其间。

    从乾房连三进里出来的文人颇多,《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曹余章便曾居住于此。1995年,久居上海的曹余章曾回乡探亲,阔别数十年的游子回乡,曹氏宗亲无比惊喜和欣慰。惦念故乡情的曹余章也因此泼墨挥毫,写了里隘曹氏“四德堂”三个大字的堂号,并告诉众人,他从未忘记家乡,他正是从柴桥老曹村分支出来的曹氏子孙之一。

    “经过上百年的风霜洗礼,这些建筑依然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且至今仍有人居住。”曹祖英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以前几户人家住在一起,一到吃晚饭,大家都将桌子搬到院子里,非常热闹。”

    随着曹氏家族越来越壮大,乾房连三进已经无法容纳众多人口。于是,曹氏家族在原乾房连三进宅院后面新建了魁斗桥连三进。虽历尽沧桑、风雨侵蚀,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当年的恢宏与精致。那大气的建筑设计、精湛的工艺装饰和多彩的石木雕刻,既有明显的清代风格,又不落窠臼、匠心独具,彰显出江南民居的特色。

    80岁的曹汉升正与妻子吃饭,看见来人,他放下筷子走了出来,“这房子是从我阿太手里继承下来的,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历经岁月,家谱在动荡年代被损毁,曹汉升虽早就记不清许多事,但守护老宅的决心却从未更改。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从出生起我就住在这里。这屋子住着很舒服,冬暖夏凉,不比小洋楼差。” 他的儿子现住北仑,也曾想让父亲搬过去,但曹汉升住不惯,他早就看到了自己的归宿,“我习惯了出房门就是天井,抬头就是太阳,这里是根,我哪儿都不去。” 

    古宅留存着几代人的记忆,当传说和故事逐渐褪色,它们依然鲜活着,像一座座丰碑屹立不倒。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叶晶晶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