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2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山村的冬日时光

清塘自然村的杨氏宗祠外观。

夏凉自然村石墙下晒太阳的老人。

夏凉自然村一角。

老人说:“我们的扫帚质量非常好,每星期有商贩到村里来收购。”

老人在锯树根。

暖阳下劈篾的老人。

    鄞州区东南方,有座海拔600米的大梅山。大梅山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一个有阳光下午,记者从山脚下的横溪镇大岙村,沿着山道驱车上山。行驶15分钟后,一座高大的石牌楼出现在眼前,上书“佛道名山,清凉胜境”几个大字。这便到了横溪镇杨山村的地界。

    杨山村由清塘、夏凉两个自然村组成。两个自然村一上一下,相距不到半公里路。外地人总喜欢把清塘和夏凉连在一起提,感觉这样更有山水诗意。2004年4月,清塘和夏凉合并成横溪镇一个新的行政村,叫作杨山村,因为两村村民大多姓杨。

    杨山村位于鄞奉交界处,杨山村人通过白岩山东面山脚和九曲岭,就可到达奉化裘村镇的杨村。由于杨村居民也多姓杨,与杨山村杨氏同宗,两地交往很频繁。据记载,杨氏的迁鄞始祖为姑苏杨厚;宋时,其三世孙杨仁爽自鄞东迁至石碶东杨、西杨;后来有后裔迁入夏凉,再后来有子孙迁至清塘。

    冬日的杨山村很寂寥,村里几乎看不到人影。因为交通不便,加上1992年村校撤并,杨山村村民陆续下山,搬到横溪镇区以及宁波各地,如今村里只剩下几十位老人守着家园。

    在清塘巷子里转了几个弯 ,只看到几位老人在制作扫帚。听老人说,村里一个呈半圆形的水塘,以前只是个小水塘,后来逐步变大,村名“清塘”的来历就是于此。

    夏凉自然村的一个向阳处,几位老人靠在用石头筑成的老宅下聊着山里的陈年旧事。往下望,村里的老宅尽收眼底,一条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连接着一户户人家。只是老宅已年久失修,整个村庄失去了往日的人气。

    杨山村的房子沿山而筑,错落有致。这里民居有石头筑成的石屋,也有老式木结构的,但大多是砖木结构的房子,每种式样的房子都浓缩着村子历史的痕迹。

    杨山地处高山,冬日的温度明显低于山下。阳光下,水塘里的冰还未融化。据夏凉自然村的老人介绍,到了夏季,山上十分凉快,空调、电风扇很少用,晚上睡觉还要盖一条薄薄的被子。横溪人说的“大梅无六月”,就是这个意思。

    杨山人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上世纪60年代,他们开始在村里山地里种植茶树,鼎盛时期的清塘自然村人均可用资金是当时金峨乡各村数一数二的。除了满坡的茶叶,村民还种植西瓜。因为海拔高,西瓜成熟较晚,人家落市了他们才上市,总能卖上好价钱。此外,村民还利用当地竹海资源,除了竹笋和毛竹收入外,他们还用竹梢来制作扫帚。这里的扫帚很有名,一些商贩每隔一星期都会驾车到村里收购。

    时光更迭中,古村已散尽繁华,但村里的护圣禅寺香火依旧旺盛。在大梅山众多山村中,杨山村幽静又充满禅意。护圣禅寺在佛教界有着很大的影响,据传唐时禅宗第九代高僧法常为大梅山的开山始祖,鼎盛时期寺院有700名僧人。护圣禅寺在日本和韩国佛教界也有较大的影响。南宋时,日本有大量僧人来中国取经。1994年,日本著名佛教学者树上博优曾来到大梅山访问,此后,日本佛教学者或日僧常到大梅山寻访。

    近几年,杨山村附近的白岩山风车公路成了网红地,不少游客选择从杨山村上山欣赏风车花海。车来人往间,杨山村开始热闹起来,古村的秀美环境和厚重历史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

    记者 胡龙召 文/摄

    通讯员 郑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