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兵 1月28日,春运大幕正式拉开。不过今年春运,可谓是“最冷清的春运”,原本按照计划,铁路宁波站首班春运列车应该是零点48分开出、到河南新乡的K4074次增开列车,不过最终这趟列车并未开行。因此,凌晨2点40分,宁波开往贵阳的K4654次列车,就成了今年铁路宁波站的春运首班车,首班车只有近200名乘客。 1月29日《宁波晚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历来是我国人群聚集流动量最大的时间段。但面对严峻复杂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为了减少春节期间的人员大规模流动,“就地过年”和“错峰出行”成了今年春运的“主流声音”。各地各级政府纷纷提倡和鼓励在外工作、务工、求学的游子们“非必要不返乡”。春运“遇冷”这一“特殊场景”,体现了“公民担当”。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过年回家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传统的仪式感,更是现实的情感需求。但春节恰逢“非常适合病毒生存”的时期,大量人流、大聚集既是疫情防控的“大忌”,也是疫情防控的“大敌”,极易造成疫情的感染、传播、扩散和蔓延,这不仅会给疫情防控增加一定的风险隐患,也会给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舍小聚、为大家”,纷纷选择留下来“就地过年”,为了顾全抗疫大局,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这个春节不回家的他们,是最美的人。 春运“遇冷”,与各地留人留心的各项暖心措施有关。提高节日用工薪酬待遇、用薪留人,发放奖补津贴增加个人收入,发放消费券鼓励在当地消费,减免房租减少生活成本,给企业发放留人专项补贴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景区免费旅游,低价观赏电影,积分兑换土特产,赠送手机流量……各地为留住外地务工者,可谓各显神通,送上了形式多样、诚意满满的“留人大礼包”,使他们感受到“吾心安处是吾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就地过年不再是一种无奈的被动选择,而是更多人愿意主动为之的过年新尝试、新趋势。 春运“遇冷”,只是相对而言,今年春运期间依然还有十余亿人次的人口大迁徙,防疫工作绝不能有半点松懈,服务标准绝不能下降。要给旅客多些保障、多些便利,把春运工作做得再细些、再实些。比如,及时增加进站通道、安检通道,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通用;机场推广无接触服务,凭借有效购票证件便可完成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等多个环节;针对老年人无智能手机、无健康码等特殊情况,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等等,考虑得再周密一点,部署得再合理一些,才能在防控效果不减的同时,让回家的人们“旅途愉快”。 春运“遇冷”是举国齐心、共克时艰、携手抗疫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是在特殊时期、特定环境下“特殊场景”,待春暖花开、山河无恙之时,看万家团聚,享人间天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