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文体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30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奇:凤毛麟角般的女篆刻家

李奇在篆刻中。

    李奇,一个柔柔弱弱的宁波姑娘,却保持着对书法篆刻的挚爱。篆刻以铁制的刻刀为工具,而女子由于腕力靡弱,从古至今,从事篆刻的女性如凤毛麟角。

    出生于1982年的李奇,10岁开始学习书法。经过20余年耕耘,如今她的书法篆刻已颇见功力。2017年至2018年,两年里她的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篆刻展。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殊为不易。

    年少在抗拒中练书法

    爱好书法的父亲是李奇的引路人。父亲回忆说:“当时,家里来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小晴老师。我们聊了两个小时,李奇就在旁边写了两小时的书法。事后,刘老师对我说,这孩子是块学书法的料,可以栽培。我这才有意培养她往书法方面发展。”

    此前,李奇只是在学校的兴趣班学习写字。自那以后,父亲把李奇带到了甬上书法名家陈启元先生面前,拜他为师。

    没有压力,自娱自乐,随便涂涂画画,李奇是喜欢的,可一旦正儿八经没完没了地练习,年少的李奇从内心发出抗拒,而家里又规定她必须每天临帖200个字以上,不完成作业不能吃晚饭。为此,她没少挨严父的教训,“小时候不想练字,被父亲骂几句是家常便饭,还经常挨打,哭得稀稀哩哗啦之后还要继续练。”李奇说。

    上了高中,李奇全力迎接高考,一度中断了书法练习,“那简直是海阔天空,总算可以挣脱书法了。”高考填志愿时,父亲建议她报考书法专业,李奇自然死活不肯,随着自己的心愿报考了国际贸易专业。

    参加工作后,因为业余时间比较充裕,李奇重新练起了书法。“成年后再拾毛笔,竟然心底暗生欢喜,没有了年少时的抗拒。”在书体的选择上,由王福庵小篆入手,后又临习李斯、赵之谦、邓石如的各类小篆碑帖。

    28岁拿起刻刀再出发

    印从书出。2010年,28岁的李奇正式开始学习篆刻,得到了宁波书法家张奕辰的悉心指教。篆刻是通过刻刀与印石对书法的一种表达,虽然有“童子功”打底,但李奇一旦认定目标,就想好了从头开始,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篆刻跟练钢琴、舞蹈一样,几天不练会手生,技术会倒退。这十几年下来,我平均每天要练8个小时以上。冬天最辛苦,因为不是坐着就是站着刻字,缺少运动,手脚经常被冻僵。为此,我还琢磨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坚持有氧运动半小时以上,一周三次,这样能有效缓解我的肩颈痛。”

    “初学篆刻时,由于不得要领,每天学完回家,开门时手酸得连钥匙都拿不住。”说到女儿为篆刻吃的苦,父亲有些心疼。

    不光要不间断地练习,为了加入新的艺术生命力,这些年来,李奇频繁外出学习。“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出去学习一趟,并有幸得到白砥、陈明之、王客等诸位老师的指点。学习书法篆刻,老师的耳提面命非常重要。老师们不仅在技法上循循善诱,也时常在精神上激励我。”

    “宁波历来是国内书法、篆刻的高地,先贤及当代的各位前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这条路艰辛漫长,但学无止境,我会坚持不懈,这是我认定了一辈子的事业。”李奇说。记者 贺艳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