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3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

    布

    三九之末,阳光正好的下午,余姚小曹娥镇,85岁高龄的王桂凤老人正向三位爱徒传授着织布技艺。

    一头银发在阳光的照拂下映出雪白的光芒,岁月之梭在老人的脸上织下密密的皱纹,也让老人的笑容更显温润。

    虽然身形佝偻,但是一坐到织机前,王桂凤便如同音乐家弹奏钢琴一般,手脚灵活地把弄着织机。机抒上下翻腾,梭子在经好的棉线里来回穿梭,演奏出一曲“唧唧复唧唧”的织布曲。爱徒们围在一旁,仔细观摩着师傅的一举一动,并时不时向师傅讨教问题。

    王桂凤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余姚人。小时候,每天看到母亲起早贪黑地纺织来增加家庭收入,王桂凤便对织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懂事起,王桂凤便会和姐妹们帮母亲分担拖花锭、纺纱、调纱等织布的辅助工作。到十四五岁时,她已掌握了制作土布的全套技艺。

    余姚是我国纺织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余姚旧属越地,因此余姚土布史称“越布”。历史上,余姚棉花种植面积曾一度占到浙江省的四成,故浙棉又称“姚花”。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对棉布的品种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便称“浙花出余姚”。正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2011年,余姚土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桂凤老人则是在2018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曾经,姚北乡村“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抒相闻”;而今,熟练掌握土布制作全套技艺的已寥寥无几。身为余姚土布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桂凤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门技艺传承发展下去。王桂凤除了把技艺传授给了两个女儿外,2019年5月,她又在村里收了三个徒弟。隔一段时间,老人便把爱徒召集起来,一起纺纱、织布,把其中的奥义传授给她们。

    余姚土布制作技艺,是余姚传统纺织文化的历史见证。传统织布工艺伴随着许多相关的民俗民习,对研究江南一带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生于1970年的章惠珍,是最年轻的徒弟,因此也被认定为王桂凤老人的传承人。虽然小时候曾看到长辈们纺纱织布的场景,但等到自己长大时,纺纱织布已不再是农村生活的一部分,章惠珍没有接触织布的机会,因此,她都要从头学起。

    从棉花到衣服,要经历去棉籽、絮棉、拖花锭、纺花、拨纱、染色、调纱、经纱、穿筘、织布等十多个环节、上百道工序,需用到二十多件织布工具。

    根据花纹不同、经线多寡,织布所选择的织布机又分为“两只脚”和“四只脚”。“两只脚”相对好掌握,而“四只脚”就需要用两脚分别踩四根踏板,手脚协调难度自然增大,这是她们现在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

    章惠珍觉得,相比操作织布机,织布前的经纱技术更难。有种斜纹花布,要用到632根各色花线,一根都不能错,需要几个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而这道工序的技艺,亟需师傅倾囊相授。

    如今,返璞归真成为不少人生活的追求,环保舒适、结实柔软的土布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这让王桂凤和徒弟们颇感欣慰,也看到了希望。或许有一天,余姚土布将以新的方式茁壮成长,回归到大众生活中来。

    记者 张培坚 通讯员 何春华 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