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山村: 旧闻杂忆娓娓叙

穿山造趺

荆堤路石碑

王安石纪念碑亭

    午后的阳光洒在北仑柴桥穿山村的各个角落,温暖而迷离,如同穿山村90多岁老人邹新善写的诗般美妙。

    “日上荆堤春耕早,月映芦江归渔迟。两岸平畴秧正绿,河中来去小客船。”邹新善眼里的穿山村都是故事。

    如同诗中描述,穿山村从前叫荆堤村。“荆”源自宋朝王安石(王荆公)曾在此“筑碶拒咸”。村里还有一种非遗文化——穿山造趺,从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

    穿山造趺的独特魅力

    作为第七代非遗项目柴桥穿山造趺的传承人,70岁的周翠珠一直住在村里,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穿山造趺为更多北仑以及宁波之外的人知晓并喜爱。

    穿山造趺,始于清道光年间,是一种常见于庙会及重大庆祝活动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它流传于北仑柴桥穿山一带,当地俗称“马嘟嘟”,又名“肩背戏”“造型”和“造脸”等。“造趺”表演时,站在肩上者为“天盘”,下面行走者为“地伴”。2009年,它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年临近春节,通常都是周翠珠最忙碌的时候。组建演出团队、排练,然后到各个地方演出。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周翠珠闲了下来。电视机里此刻正播放着越剧片段,她看得聚精会神,“服装、化妆技巧、武打动作都是穿山造趺成败的关键,许多灵感我都是从戏曲表演上获得的。”造趺戏的“唱念做打”,“地伴”走场的线路,无时无刻不装在她的心里。

    穿山造趺历来都是庙会上深受欢迎的项目,“5对装扮一新、衣着鲜艳的金童玉女高高在上、威风凛凛,庙会上人山人海,但往往只有我们的人最高,老远就能看得见。初见造趺的人不禁会问‘这是真的吗?’人们远远看到上面的孩子往往不相信,还以为是木头人。等孩子们一表演,又是一片惊呼:‘真的,真的,还会动呢!’”说起那一年,他们代表北仑参加非遗项目的省内巡演,周翠珠就会想起观众们看到造趺时那眼中闪现的惊奇。

    时下,她经常要去学校上课。几年前,北仑区柴桥实验小学结合校史及柴桥地域特色,将造趺作为地方课程引入学校教育,将体验活动转变为常态化的教学工作。眼见造趺社团的十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对造趺的喜爱,她的心里喜滋滋的。

    王安石在此“筑碶拒咸”

    “一边是河,一边是海,这种古朴的建筑叫做碶,也就是水闸。”一路靠碶闸行进,远眺大榭连岛大桥,柴桥街道从事地方志研究的孙兆均语调平缓地告诉记者。

    说起这个村庄,碶闸必须要提。900多年前,穿山半岛上的芦江入海处是一片海涂,荒无人烟,只有芦江沿岸茂密的芦苇。宋庆历年间(1047年),才二十七岁的王安石来到穿山。作为鄞县(旧时宁波)县令,未届而立之年的王安石一腔抱负,踌躇满志。对辖内东乡(现为北仑区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发现芦花港(现为北仑柴桥芦江)流域,原本偌大的一块平原,却因水患严重,河溪淤塞,水多变涝,雨少变旱,田地丰收没有保障,让靠天吃饭的百姓生活变得极为艰难。又因芦花港入注东海,每逢潮汛,海水入侵,导致芦花港流域的大批农田和沿河两岸盐花泛白。眼见鄞县沿海饱受海潮侵袭之苦,民众生活困顿不堪,王安石心中焦虑。

    好在通过现场考察和走访当地乡民后,王安石找到了解决方案,他认为,如果要治理芦花港流域的水患,必须先治“咸”。于是,穿山设碶治芦江,形成了上游可拦淡水、下游可拒咸潮的局面。山碶建成后,芦花港流域的水患得以根治,碶西边的山因此叫做碶头山。从此,芦花港两岸物阜民丰。

    后来为了提高芦江的排涝泄洪能力,原穿山碶被拆除,如今的穿山碶已从原址下移了三四百米。为纪念在此主持修建穿山碶的王安石,2012年,在桥与碶之间东侧,人们建造了穿山碶王安石纪念碑亭。柴桥街道文化站的王慧琳说,“古城老碶也许会消失,但守卫海疆、兴修水利造福于人民的功绩终将被后人牢记。”

    爱讲故事的老人

    邹新善一生经历丰富,上过几年学堂,看过碶门,也经过商,穿山的风雨变化他都晓得。许是平日里就喜欢听人讲故事,听到最后自己也变成了有故事的人。穿山、大榭两地的战争记事、往日海盗故事、穿山村的名人趣事……邹新善常常把这些故事口述给后辈听,却一直没想到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直到几年前,有一次身体不舒服,他开始担心如果肚子里的故事再不形成文字,后人谁还会记得?自那时起,邹新善拿起笔,用文字记录下穿山、北仑的风土人情,还有那些口口相传、流落在民间的奇闻逸事。

    邹新善老人给记者讲起他12岁时听到的一个神奇故事,“说100多年前,慈溪有个航海业的富商,想要打造一艘精巧逼真的石船。得知穿山有个石雕师傅王大昌,雕石算盘和石船名气大,便要老管家前往邀请。王大昌料想富商高傲,看不起手艺人,便想测试其心,提出要用轿子抬他去慈溪。富商觉得王大昌架子太大,并未答应。待到老管家再次相邀,王大昌才答应了这桩买卖。足足花费了5个月,王大昌用心雕刻出来的这艘石船精美逼真,船门、仓房样样俱全。而等到最后雕刻橹手柄上的石链时,他却说,‘石链最难雕,但凡有一点差错,就前功尽弃了,得请我师傅出山,你们抬轿子去接。’没想到,等老管家到了穿山村后才发现,王大昌所说的师傅就是他自己。后来王大昌完成了精巧的石船,也因为他的硬脾气名气更大了。”

    像王大昌这样的故事,邹新善还可以说上三天三夜。比如柴桥馄饨的第一代传人邹笙友、上海穿山轮船公司创始人张逊佳……这些故事最终被他收集整理在了《旧闻杂忆》中。目前,这些文史资料已交由北仑区档案馆保存。“现在知道这些事情的人越来越少,我希望这些老故事能流传下去,这是传奇,也是根。”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叶晶晶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