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可自动识别的AI电子秤。 |
小菜场,大民生。家门口的农贸市场是百姓生活中烟火气最浓的场所之一。 2020年,我市将“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列为当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农贸市场正在发生“蝶变”。本报“代表委员走基层”栏目聚焦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近日,两名市人大代表和两名市政协委员来到江北区安鲜生活双东坊菜市场,实地考察了整治提升后的菜市场。 考察 菜场整洁干净 购物环境好 双东坊菜市场是一家老牌菜市场。代表委员一走进菜市场,立刻被菜场的新亮点所吸引——干爽整洁的地面、舒适亮堂的环境,暖风拂面的中央空调、开放式的商品陈列、一目了然的触摸大屏、可视化的商贩信用管理系统,还有人情味十足的老修鞋摊、缝补铺、母婴室……代表委员一边走,一边与商贩、顾客交流。 “这样整洁干净、环境好的菜场,很适合大家来购物、体验。”市政协委员、海曙区江厦街道社会事务管理办主任林琳边逛边感慨。 新双东坊菜市场面积为2800平方米,分为自选区和面售区。自选区米面、牛奶、水果、副食品类齐全,面售区内各摊位打出醒目招牌,而且商户信息、商品价格、证件管理、安全溯源、交易管理等数据在数字大屏幕上清清楚楚,并实时显示交易量、金额等监控数据。新菜场还安装了中央空调和防虫玻璃门,排水沟做成“隐蔽式”。 代表委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新菜场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所有进货农产品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实施农产品现场检测制度,每天检测公示。 交流 重构和谐生态链,焕发市场活力 电商时代,农贸市场客流逐年萎缩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在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与菜市场经营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作为双东坊菜场运营方,安鲜生活双东坊菜场负责人认为,一部分老旧菜场存在硬件环境不好、商贩经营越来越难的现象,摊位、人员萎缩比较明显,顾客也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很难满足年轻族群一日三餐的购物需求。 “我们的目的是重构菜市场的生态链条,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增加菜场的品类、温层,扩大菜场商品的丰富度,让菜市场能满足更多客群。”该负责人表示,除了提升购物环境,在不增加商贩租金的基础上,他们推行宁波部分新改造菜场通行的12分制信用管理制度,优胜劣汰,通过大数据管理来规范、提升商贩服务,强化食品安全监测。 新菜场还引进一批网红、老牌餐饮企业,提升时尚度,如熟食网红品牌、知名糕点、特色小吃,增加菜场的烟火气,同时开通线上到家服务,让年轻消费者体会到家服务的便利。 建议 增强特色,提升服务,数字赋能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市农贸市场总体发展不平衡现象依旧存在,菜场物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部分菜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带来公益功能弱化。 市人大代表、海曙区胜丰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朱升海表示,作为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总体满意较高,较好地解决了环境脏乱差问题,但老城区农贸市场也存在停车场不足等问题。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改造提升老旧农贸市场,用他们有优势的供应链、大数据管理来赋能菜场、提升服务,值得推广。 市人大代表、海曙区月湖街道综合指挥中心干部李始扬认为,目前农贸市场冷热不均的情况比较突出,有的菜场人气兴旺,一摊难求,新鲜度是高了,但菜价也不便宜。 市政协委员、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综合科科长冯国铭认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初心还是为了让百姓得实惠。这次实地走访,他觉得安鲜生活双东坊菜场的模式值得推广,一方面让市场环境干净整治,一方面不增加商贩租金,同时增强特色、提升服务品质,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行稳致远,造福更多的百姓。 背景 2020年“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完成情况:按照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农贸市场分为5个星级,其中五星最高。2020年,全市新创建高星级农贸市场94家,其中四星级12家、三星级82家;另有57家市场创建二星级,17家创建一星级市场。全市城区二星及以上星级农贸市场覆盖率达到93.88%,乡村星级农贸市场覆盖率达到91.69%。 2020年12月29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宁波市菜市场管理条例》,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宁波市菜市场管理条例》进一步增强了菜市场的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的功能。记者 周晖 毛雷君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