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李焕英》电影海报 |
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电影《你好,李焕英》都成了这个春节档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伴随而来的,电影背后的亲子关系再次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行”,无数观众,被这句话戳中心坎。做妈妈的,反思起了自己对孩子平时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做孩子的,也回想起了妈妈曾经为自己做过的种种……看过电影的妈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女儿:以后会更加珍惜妈妈的感情 2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文化广场CGV电影院,对刚看完《你好,李焕英》的观众进行了随机采访。 史女士是和女儿一起来看电影的,当记者问她对电影中哪个情节印象最深时,她说年轻的李焕英对穿越的晓玲说“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句话最打动人心。说起平时和女儿的关系,史女士说“挺好的,我平时对女儿要求也不是很高,身心健康最重要”。站在旁边的女儿,听到妈妈的话,笑着点头认同。 薛同学和余同学是同班同学,今年高二,趁着开学前的最后时光,两人相携来看一场电影,选择了这部评价很高的《你好,李焕英》。用掉了好几张纸巾的薛同学说,看着电影,她再一次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最打动她的,也是那句话——“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行”。薛同学说,生活中,自己的妈妈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对自己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内心里,她也像晓玲一样希望给妈妈带去骄傲。比较冷静克制的余同学说自己没有哭,但她发出了“大家都不容易”的感慨,说以后会更加珍惜妈妈的感情。 “佛系妈妈”的纠结:怕以后后悔 吴女士自诩是一位很佛系的妈妈,女儿念初二,成绩不知道够不够得上中等,哪怕内心担忧女儿不知道考不考得上普高,她也没有给女儿提多少要求,平时的培训班也报得很少,每晚9点半左右肯定让女儿上床睡觉,母女俩关系融洽。上班前一天的大年初六,两人一起去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 晚上回到家里,母女俩有了一次对话,接受采访时,吴女士大致还原了对话的内容。 妈妈:今天看电影的时候哭了好几回啊!这么受感动? 女儿:嗯,前面还笑着,到后面就忍不住哭了。 妈妈:打动你的都有什么呀? 女儿:就是看到后面发现妈妈竟然也是穿越的,还陪着女儿演戏,还说自己过得很快乐,就忍不住了啊。晓玲又不优秀,她妈妈竟然还这么爱她! 妈妈:那你理想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啊? 女儿:你这样就很好啊! 妈妈:真开心你这么说,其实我有时候有点纠结,不知道自己这样对你要求不高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时候也担心,若干年后你会不会回过头来责怪妈妈在你年少时对你要求不够高呢? 女儿:你想多了,我又不是真的不懂事。如果我自己不想学,你逼我也没用的,不过我还是努力在学啊! 妈妈:嗯嗯,你在学,以后会更好的。 “虎妈”的反思:是否要减负? “看完这个电影,我也在思考是否需要给孩子减负,也给自己减负。”看完《你好,李焕英》,陈女士说自己有所反思。 陈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成绩一向不错。刚进入小学时常常带回满分卷子,但是随着年级不断上升,满分渐渐少了,有时可能考了98、95分。陈女士就开始焦虑,每天晚上儿子完成学校的作业后,她都会再准备一些课外题给孩子刷,有时候一做就做到晚上10点多。周末也给儿子报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文化课的培训班,还有儿子自己感兴趣的跆拳道等班级。 为了了解儿子的学习状态,下班回家后陈女士总是陪着他一起写作业,有时候儿子睡下了,她自己还要再看看题目和答案,偶尔也会感叹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每天依然坚持着,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儿子有时候不开心,陈女士就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每次看到儿子在同样的错误上一次又一次摔倒,就忍不住生气,但想想孩子写作业写到这么晚,周末玩的时间也不多,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了?”李焕英的“健康、快乐就好”,让陈女士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应该放轻松一点,给孩子减减负,也给自己减减负? 母亲的角色 到底应该如何扮演? 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讲师、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晓虹研究员,结合最近宁波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的咨询案例,提出了一个命题: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是,在这个春节假期,家长们依然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课外班,而没有重视春节这样可以学习孝敬长辈、走亲访友等传统礼仪的大好时机。 在案例咨询过程中,明显反映出家长的矛盾心态:首先,每一个家长都像李焕英一样表示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为第一要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唯分数、唯名次,没有看到孩子的多元智能,忽视孩子的很多优点。家长因为来自学校成绩的压力而头痛不已;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报了很多班级,也不管对自己孩子是否有效就盲目跟从,只求花了钱、对得起良心,不管孩子的个性化问题。 所以,徐晓虹请焦虑的家长该仔细想一想:我是孩子的母亲(来咨询的九成半是母亲),母亲角色应该怎样扮演?我的孩子是怎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到底想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 如何与孩子好好沟通与引导?当然,除了健康快乐,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其他品质,比如自律、比如孝顺、比如善良等等。 记者 王伟 林涵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