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龙杰在创作雕塑《我心向党》。受访者供图 |
张龙杰平时性格内向,沉默少语,谈起雕塑来却是滔滔不绝。生活中的很多时间,他都花在了雕塑的设计、创作、研究上。2016年3月,他创立了“张龙杰雕塑艺术工作室”。2018年4月,他被宁波市政府授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8年9月被宁波市委组织部和宁波市人社局联合认定为“宁波市高级人才”;2019年6月被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项目传承人”。 从事雕塑,既需要脑力又需要体力 1988年出生的张龙杰,从小喜欢围着能工巧匠看他们做手工。慢慢地,他的心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2006年,张龙杰考入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绘画(环境雕塑)专业。2010年7月毕业后,他来到杭州,从事城市雕塑工作,几年间,他参与创作的作品遍布全国各地。 “做城市雕塑,既需要脑力劳动又需要体力劳动,挺累人的。比如做一个1.8米高的人物雕塑,需要半吨泥土,我既要参与设计和创作,又要搬运泥土,还要电焊、安装等。” 张龙杰回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没有经验,电焊时不注意保护眼睛,等到半夜眼睛剧烈疼痛了,才知道这活儿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张龙杰善于琢磨,近年来他的雕塑技能日益精进,作品也逐渐被大众认可。2016年他的雕塑《先生,先生》获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17年雕塑《齐白石与黄宾虹》获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在“2017工美新力量暨长三角工艺美术新人新作大赛”中,张龙杰的雕塑《1933年2月上海》获银奖;2018年,作品《三友》获“温州工投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赛银奖;2019年,张龙杰的两件雕塑作品《延安纪事》和《太虚大师》参展第14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2017年,张龙杰回到家乡奉化创业。奉化锦屏街道长汀村是国家级非遗“布袋和尚传说”的发源地,当年又恰逢布袋和尚圆寂1100周年,张龙杰就开始关于创作布袋和尚传说的画卷。查阅古籍,走访多家寺院,历时两年多终于定稿。整张画卷长24.77米,宽25厘米,包括布袋弥勒应迹之地、布袋弥勒信仰的形成、雪窦山创五大佛教名山的由来三块内容。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张龙杰还收集了从北宋到民国的古籍影印件,将其中记载布袋和尚的内容整理成册。这幅画卷以及相关史料的整理完成,为布袋和尚传说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拓展了传承新路径。 作为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泥塑非遗传承人,张龙杰担负起了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不断推出讴歌祖国和人民的精品力作。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张龙杰参与创作孙中山先生雕塑,安放于奉化宪法主题馆;2017年创作《岩头部队抗战英雄》组雕,安放于嵊州市仙岩镇新岩头村红色记忆广场;2018年创作《中国好人——杨海定书记》雕塑;2020年创作《孙中山胸像》,安放于奉化民革党员之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张龙杰从去年12月开始创作雕塑《我心向党》,纪念卓兰芳、卓恺泽、裘古怀、王鲲、董子兴、竺清旦六位奉化历史上的革命烈士,“用雕塑让烈士的形象永恒,让他们的精神成为鼓舞大众的正能量。”张龙杰表示这就是自己的创作目的。 记者 贺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