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优佩 《一句顶一万句》,应该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有小说味的小说了。从杨百顺出走延津到后人又走向延津,几代人的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在文里文外流淌。书的开头并不特别吸引人,带着乡土气息的人物多而杂,故事一个连着一个,略显琐碎。心想快点看完去图书馆还掉,结果却越看越慢,越看越舍不得还了。 略显笨拙的语言句句带着“延津”味,让我无端地想到“盐津话梅”。咸里带着甜味,生津止渴。有人说这是个寓言式的小说,但它同时带着延津特有的民风民俗。与之相比,麦家的《人生海海》有些故弄玄虚,余华的《七天》过于阴冷,迟子建的《烟火漫卷》也略显市井气了。这里有多个《俗世奇人》式的人物,但不戏谑,也不张扬。他们一个个都是小人物,在整个故事里,他们显得低调、内敛,甚至憋屈、窝囊,带着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无奈。 整本书都围绕着两个关键词:说得着、说不着。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穷的、富的,都有可能是说得着的,也有可能是说不着的。生活就是一本糊涂账,说得着的,像身为的继父吴摩西和女儿巧玲偏偏分开了,心结打不开,一辈子惦念搁不下。说不着的如牛爱国和庞丽娜,阴差阳错凑在一起,别别扭扭过了多年,折腾打闹,鸡飞蛋打。还有那更说不着的,萍水相逢,三言两语间大打出手命丧黄泉。 能顶一万句的那一句话,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对该说的人说出口。那是无数人想着、等着、念着希望自己的心上人说出口的一句话,却也是无数“说得着”的人不说出口也互相明白的一句话。 这书里的文字真有点土,土得实在,读几页就够琢磨一阵子,甚至得流点眼泪才能读下去。像文中的人吃延津的炒饼,抗饿,但要就着热汤慢慢嚼,才能好好消化,否则会噎着咽不下去。 这书里的人物一个个耐人寻味。杀猪、染布、做馒头,百事不顺的杨百顺,为了生存变成了杨摩西,又变成了吴摩西。最后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成了那个故事中从未直接出过场的罗长礼,而他变成罗长礼后也再没有出现。故事里每个人的特点都很特别,似乎每个人都带点让人厌烦的地方,却又没有一个真正让人不齿的角色。 如不把整本书看完,会觉得前面部分特别长特别绕,等全看完,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觉得里面的每个人,乃至每个细节,都不可或缺。 看到巧玲,也就是改心,后来的曹青娥去世前后那部分觉得特别难受。一个人,小时候好不容易有个说得着的人,失散了;找到个说得着的人,又变了;等到自己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又病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这哪是病死,活生生是憋死。儿子牛爱国在寻亲的路上,明白了母亲,明白了别人,也明白了自己,他决定去寻找那个自己说得着的人,说出自己想说的该说的话。他能找到吗?如果找到,还能说得出口吗? 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悲凉之情。 谁都不敢保证对着说得着的人,说出那句话,就能对抗人类所有的孤独,但人们总是不停地在追寻和努力着。这世上,有的人,有的话,有的东西,不是非要等到当事人死后,它的价值才会被成千上万倍地放大吗? 一本让人泪流满面的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