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霹雳火秦明是梁山极为重要的一员战将,位列天罡星第七位,在梁山最厉害的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三,善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秦明的首次出场,是在小说第三十四回。 青州的慕容知府轻信了清风寨知寨刘高的一面之词,逼反了小李广花荣。青州的兵马都监黄信又不是清风山燕顺他们的对手。于是,慕容知府只得请出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统制秦明,前去清剿清风山的贼人,以保一境的平安。 但是,慕容知府的如意算盘这次竟然落空了。因为,秦明的此次出兵不但没有早奏凯歌,反而落了个全军覆没的结局。宋江与花荣他们不但生擒了秦明,而且还设计让秦明落草为寇,当了个山大王。 对于秦明的落草为寇,有这样两种说法比较典型: 一种说法是,认为秦明是个没心没肺的无耻小人,毫无气节可言。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宋江设计赚秦明上山的手段,实在是太过歹毒了。 粗粗一看,这两种说法好像都有点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细读《水浒传》原著,就会发现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不符合小说原著的。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说法,秦明是不是个毫无气节可言的无耻小人? 小说第三十四回,秦明在攻打清风山时,中了宋江和花荣设计的圈套,不但所率领的五百兵马全军覆没,而且自己还掉进了陷马坑里,成了清风山的俘虏。 小喽啰们将秦明带到了聚义厅上,花荣见了连忙跳下交椅,亲自替秦明解了绳索,然后就将秦明扶上厅来,纳头便拜。 秦明答礼道:“我是被擒之人,由你们碎尸而死,何故却来拜我?” 花荣跪下道:“小喽啰不识尊卑,误有冒渎,切乞恕罪。” 然后,花荣就取来衣服给秦明穿了,燕顺则安排酒宴来款待秦明。 秦明喝了几杯酒后,就要起身下山,说道:“众位壮士,既是你们的好情分,不杀秦明,还了我盔甲、马匹、军器,回州去。” 燕顺道:“总管差矣。你既是引了青州五百兵马,都没了,如何回得州去?慕容知府如何不见你罪责?不如权在荒山草寨住几时。本处不堪歇马,权就此间落草,论秤分金银,整套穿衣服,不强似受那大头巾的气?” 应该说,燕顺的这番话说得还是合情合理的。 一者,你秦明打了个大败仗,那带来的五百兵马,不是被淹死就是被俘虏,没有逃走一个。所以,你秦明哪里还有什么颜面,可以再回青州?慕容知府不治你秦明的罪,那才是怪事呢。 二者,清风山虽然不是个大山寨,但是,如果上了清风山,那么,论秤分金银,整套穿衣服,那小日子应该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三者,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在清风山上落了草,那么,就可以从此不受那大头巾的气了,做人岂不畅快? “大头巾”是带讽刺意味的俗语,是对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蔑称。 可以这样说,在宋朝重文抑武的体制下,那些武将是当得相当窝囊的。花荣作为清风寨的武知寨,就受够了作为正知寨的文官刘高的气。所以,后来秦明劝黄信落草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免受那文官的气”。 但是,秦明听了燕顺的这番话后,却严词拒绝了燕顺的落草建议。 秦明走下聚义厅,说道:“秦明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朝廷教我做到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又不曾亏了秦明,我如何肯做强人,背反朝廷?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 面对清风山的劝降之举,秦明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做派也是很磊落的。 “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秦明的这两句话,说得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何等的大义凛然。 正因为朝廷有恩于我秦明,所以,我秦明今天既然成了你清风山的俘虏,那么,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一切都随你们的便,我秦明如果吭一声,那就不是一个好汉。但是,如果要我秦明背反朝廷,做个不忠之人,那么就是痴人说梦,绝无可能。 秦明的所言所行,完全是个大义凛然的英雄做派,哪里有丝毫的无气节可言? 容与堂本是很赞赏秦明威武不能屈的态度的,所以,就在秦明的这句话下批道:“是个忠义汉子。”余象斗本也批道:“宋江等劝秦明,秦明不从顺,此见忠心也。” 宋江他们见秦明的态度如此坚决,只好另想办法来迫使秦明就范了。于是,花荣就赶下厅来拖住了秦明,请他等酒席结束了再走也不迟。 秦明没有办法,只得同花荣又回到聚义厅上,坐了下来。宋江他们就在酒席间,先将秦明劝醉了。然后,就让一个长相有点像秦明的小喽啰,假扮成秦明的模样,领着兵马去青州城外杀人放火,从而彻底断绝了秦明的归路。 秦明万般无奈,只好上了清风山。 秦明的落草为寇,实在是出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交战失利,使秦明不敢小觑了清风山的实力。 当初,秦明出兵清风寨时,是何等的气势雄壮,何等的威风八面。小说写道,秦明见了黄信的救急申状后,勃然大怒,对慕容知府说道:“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然后就连夜点了五百兵马,准备扫荡清风山。 慕容知府见了大喜,第二天清晨就在城外犒赏三军,以壮此行。 但见那出城的军马,在一面写着“兵马总管秦统制”几个大字的红旗引领下,摆得煞是整齐,一眼望去,“烈烈旌旗似火,森森戈戟如麻。阵分八卦摆长蛇,委实神惊鬼怕”,真的是一派雄壮威武之气。 可是,这一队貌似雄壮无敌的兵马,到了清风山之后,在花荣的迎头痛击之下,竟然不堪一击,溃不成军。一仗打下来,秦明的五百兵马,一大半淹死在了溪水中,其余的全都被生擒活捉了,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回青州。连秦明自己也被清风山的小喽啰们生擒活捉了。 清风山这一仗,打得秦明是心惊胆战,心服口服。 自从宋江、花荣上了清风山,清风山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清风山了。这也就为日后清风山招降秦明打下了扎实的军事基础。 可以这样说,秦明与清风山是不打不相识。所以,后来秦明在落草清风山时,小说写了秦明的三条心理活动,其中有一条就是“又怕斗他们不过”,当是秦明的真实想法。 二是,宋江的出现,给秦明的落草为寇作了道义上的铺垫。 秦明被小喽啰们押到聚义厅后,花荣就亲自解了绳索,朝着秦明纳头便拜。 秦明问花荣道:“这位为头的好汉,却是甚人?” 花荣道:“这位是花荣的哥哥,郓城县宋押司宋江的便是。这三位是山寨之主:燕顺、王英、郑天寿。” 秦明道:“这三位我自晓得,这宋押司莫不是唤做山东及时雨宋公明么?” 宋江答道:“小人便是。” 于是,清风山的聚义厅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颇为奇怪的事情。 只见秦明朝着宋江连忙下拜道:“闻名久矣,不想今日得会义士!” 然后,一向脾气火爆的秦明,见宋江腿脚不便,又极为细心地问起了宋江腿伤的缘故。 于是,宋江就从为什么要离开郓城县说起,一直说到在清风寨被刘高无端拷打为止,把自己的这段经历,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对秦明述说了一遍。 秦明听了,摇头感叹道:“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 那么,秦明见了宋江之后,为什么会对宋江如此尊重呢? 因为,秦明早就听说了宋江的大名,而且十分景仰宋江的为人。秦明在骨子里是十分认同宋江的处世哲学的。所以,宋江在清风山的意外出现,既让秦明感到万分的惊喜,又使秦明在内心深处对清风山产生了别样的感觉。至少在情感上,秦明与清风山的距离因了宋江的关系,多多少少有点走近了。 所以,当秦明听了宋江的那一番经历之后,会发出“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这样的感慨。而且,秦明还当着宋江的面当即表态,回去之后要将真实情况回禀慕容知府。 可以这样说,秦明与宋江是相见恨晚的,从而就为秦明的落草清风山作了道义上的铺垫。 但是,说这话时的秦明,离走上落草为寇这条路,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秦明才会当着宋江的面,说出“秦明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这样的话语来。 那么,迫使秦明落草为寇的另外两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