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镜我烈士:挺身而出重建中共宁波地方组织

朱镜我故居遗址上的“雪纯亭”,是后人对先烈的缅怀。记者 石承承 摄

    1927年11月到1932年4月,宁波党组织经历6次被破坏,4次重建;7名宁波市(县)委书记遭逮捕,其中3人被杀害。也是在这一时期,5名宁波籍和曾在宁波工作过的浙江省委书记或代理书记先后牺牲……腥风血雨中,需要抱有何其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才能坚持不屈不挠地战斗?怀着敬仰之心,近日记者前往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的朱镜我烈士故居寻找答案……

    他抱恙奔波

    使中断5年的中共宁波地方组织 得以重建

    朱镜我烈士故居遗址位于金峨村朱家峰一处山坡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故居因年久失修拆除。1998年,当时的鄞县县委、县政府在故居遗址建亭立碑,以示缅怀。

    此亭取名“雪纯亭”。“雪纯”二字取自朱镜我的笔名。亭两侧柱子上有“为真理四处奔波宣传马列”“誓抗日皖南突围捐躯祖国”两行字,是对朱镜我革命生涯的高度概括。

    朱镜我生于1901年。“朱镜我十来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被寄养到奉化外婆家。他的父亲是教书先生,他自己也很聪明,很会读书,后来还去日本留学,一直到1927年毕业才回国。”

    “他回国后大多数时间都在外从事革命工作,后来被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抓起来关了三年,结果身体搞垮了。1937年放出来后,他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养病。”

    尽管中间隔了两辈人,对朱镜我的大致经历,金峨村党支部原支委、朱家峰自然村原党支部书记,73岁的朱裕仁还是能记个八九不离十。他说,这些都是小时候爷爷跟他讲的。

    1937年回乡养病的这段日子,是朱镜我革命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段——

    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下,宁波的党组织继续进行抗争,组建“亭旁红军”、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等农民革命武装,发动奉化、亭旁、姚北等武装暴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1927年11月到1932年4月间,宁波党组织先后经历6次被破坏、4次重建。宁波共有7名市(县)委书记遭逮捕,其中3人被杀害;有5名宁波籍和曾经在宁波工作过的浙江省委书记或代理书记先后牺牲。

    在之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宁波的党组织被破坏殆尽,党的领导机构中断。

    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人民抗战情绪高涨,为中共宁波地方组织的重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和群众基础。

    眼见时机成熟,朱镜我于1937年9月和竺扬、鲍浙潮、周鼎、陈秋谷等人组建“中共宁波临时特别支部”;之后又拖着病体前往上海,跟党组织接头,成立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并主持工作。

    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的成立,使得中断5年之久的中共宁波地方组织重新建立,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提供了组织保证,使宁波人民开展抗日救国、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重新有了领导核心。这其中,朱镜我功不可没。

    直到1938年2月,朱镜我奉调新四军军部任职,离开家乡。这一走,他就再也没回来。1941年,他在皖南事变突围中壮烈牺牲。

    他以笔为刃

    从普通的知识分子成长为文化战士

    革命陷入低潮时,朱镜我从何而来的信心和勇气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在朱裕仁看来,这是朱家峰人流淌在血液中的“大格局”。

    “朱家峰人历来踏实、肯干。当时村里一共也就130户左右的人家,光工业用电表就有30多个,大家都忙着干实业、做实事。”

    “朱家峰人还比较大气,很少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或许这也是朱镜我抵押家产、变卖10多亩土地,用作党费和革命事业活动经费的“源动力”。

    朱镜我的信心和勇气,还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有机会接触到马列主义著作。在此过程中,他为进一步探求真理,选择考取东京帝国大学社会学系,专攻社会科学。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消息传到日本,他认为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加强文化工作,尤其是对马列主义的宣传。同年10月,他回到上海,加入文化革命团体——创造社。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大力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他翻译的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也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恩格斯名著的全译中文单行本。

    1928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他作为成员之一。

    1930年3月,他作为发起人之一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

    1931年冬,他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1933年秋,他被任命为上海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主编《新思潮》,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呐喊助威。

    凭借坚定的理想和信仰,朱镜我在革命宣传阵地深耕不辍,从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以笔为刃的文化战士,在思想“战场”上发起猛烈进攻。

    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向皖南新四军逼近。朱镜我于当年6月创作了《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一歌歌词,在新四军中广为传唱,具有很强的战斗性。

    他忠诚信仰

    红色精神激励家乡人迈步乡村振兴

    在距离故居遗址不远处的山塘边,朱镜我的妻子赵独步去世后安葬于此。

    或许赵独步的“名气”不如朱镜我,但她作为一名女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所做的一切,完全称得上是“大女主”。

    1925年,赵独步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曾在宁波等多地师范院校任教,还担任过吴兴女中的校长,更是为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在独自抚养五个子女的同时,赵独步还十分支持朱镜我从事革命工作。深受朱镜我的影响,她于1938年加入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部抗日军人子弟学校任教导主任。

    在赵独步的墓碑上,依稀可见这样一句话:“无私奉献、忠诚教育事业的精神永存”。

    用现在的话来说,朱镜我和赵独步是一对怎样的“神仙眷侣”,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着坚定的理想和忠诚的信仰,愿意为之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这种精神是朱镜我烈士留给家乡的一笔宝贵财富。”去年9月上任的金峨村党支部书记朱挺说,村里正在收集朱镜我烈士的珍贵史迹和视频文字资料,通过寻访熟悉烈士事迹的老人,“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烈士的生平事迹。”

    今年是朱镜我烈士诞辰120周年。朱挺说,在鄞州区、横溪镇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朱镜我烈士纪念园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预计将在今年“七一”前投入使用。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集纪念展示、党性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所,用于日常开展红色主题教育。

    在加快朱镜我烈士纪念园建设的同时,金峨村接下来还将对朱家峰片区进行整体改建,全面提升村落的“颜值”,展现浙东民居的独特风貌。

    “最终还是要改变金峨村的现状,让山村迈上致富路。”朱挺说,除了红色资源,金峨村还有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项目,“希望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带动农旅、文旅共同发展。”朱挺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特别感谢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宁波市档案馆大力支持)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张小静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