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房现场,窗下为地梁 |
开发商宣传可“拎包入住”的精装房,却成了“惊装房”,装修减配、质量不合格、外墙还渗水;市民收房时发现凭空多出了“地梁”“大梁”,面积缩水明显,更有甚者部分商铺竟不通水,影响正常使用——记者在近期的宁波楼市追踪调查中发现,精装变“惊装”,期房成“欺房”的现象并非个案,消费者遇到房产消费纠纷时,常常面临维权难的窘境。 案例调查>>> 销售未明示有“地梁” 加装卫浴得另收钱 案例调查>>> 今年春节前,高新区宝龙广场购入复式公寓的不少业主在收房时遇上“糟心事”——地面上突现“地梁”,面积缩水明显;屋顶有大梁,想分隔两层无法实现;加装卫浴还要另外收钱。 方先生是高新区宝龙广场4号楼公寓的业主。他2019年购买了一套复式公寓,建筑面积60平方米,40年产权。今年春节前,毛坯公寓交付时,方先生“一下子傻眼了”——公寓靠窗的两侧墙边赫然多了一圈20厘米—50厘米宽的突出水泥梁,高度至小腿处。 “看上去,房间小了一圈,一问开发商才知道,这叫地梁。”方先生说,他还是头一次见识“地梁”。“问题是当时销售的样板房里根本就没有地梁,给我们看的户型图里面也没有。”他的说法得到2号公寓业主吴先生的证实。 方先生粗粗量了一下,地梁长的地方有9米左右,短的也有3米。最宽的地方有50厘米。按照公寓使用面积45平方米计,如果扣除地梁面积,只有37平方米,整整少了8平方米,缩水了近18%。记者查了一下,地梁的作用一般是为了抗震,也可缓解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据业内人士介绍,在一般的商品房里,地梁是很少见的。此次受到地梁影响的高新宝龙公寓主要为边套业主,涉及约120户。 除了地梁外,让业主头痛的还有进门房顶上的大梁。2号楼业主吴先生说,按照户型图,大梁下面的位置本来是放床的,现在楼上一间只剩下1.55米的高度,如果减去中间楼板的厚度,只剩下1.4米,大梁将明显影响空间布局。 最让业主气愤的是,当时看样板房时,上面确实也有一道大梁。销售却说样板房里的大梁是因为租用场地的关系,实际销售的房子是没有大梁的。 此外,原来房产商承诺的楼上楼下都有卫浴,后来又变卦了——楼上装卫生间要加钱,对此消费者不认可。 经过多次与房产公司交涉无果后,消费者投诉到新闻媒体、住建部门。迫于压力,房产公司终于改口,愿意将部分地梁面积折合成现金补偿给相关业主,卫浴安装费用也可另外协商。 内幕梳理>>> “精装房”猫腻多维权难 内幕梳理>>> 面积缩水、偷工减料、延期交付、三无产品……说起精装房,一些购房者有“步步惊心”的经历。记者梳理发现,“惊装房”频发背后的原因有三: 利益驱使,开发商赚“差价”。用精装修抬高房价赚取利润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部分开发商利用压低物料价格、以次充好等方式压缩成本,扩大利润。 参考标准待细化。售楼时承诺的装修物料品牌琳琅满目,实际交付时却改梁换柱,或赝品贴牌,或货不对板,或是同品牌型号减配。目前,精装修具体施工仅参考行业标准。 事后追责,百姓维权难。在购房合同中,开发商经常模糊装修细节,交付时消费者发现问题,进行维权缺少合同依据。由于合同模糊以及开发商推诿,售后服务成本高,遭遇不合格精装房的部分业主无奈选择自拆重装。 专家观点>>> 打通楼市“堵点” 仍需多方合力 专家观点>>>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以“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为案由结案的民商事诉讼案件数量成倍增长,从2013年至2017年年平均涨幅达170.88%,2019年度全国涉诉案件达到82662件。记者从宁波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后台统计发现,去年以来,有关期房、精装房等消费投诉仍然是热点之一。 宁波自2018年推进我市住宅全装修政策后,去年8月1日起又实施新建住宅全装修“新政”。新政在坚持住宅全装修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针对性解决住宅全装修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清水装修”、装修标准不透明、装修质量监管难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 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李安谦律师认为,针对期房、精装房,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事先以装饰装修标准确认书、补充协议等书面合同方式对装修质量进行确认,收房时逐项验收检查。若确有证据表明装修质量不符合约定构成违约,消费者可根据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要疏通长期存在的一些楼市“堵点”,仍需多方合力,关键在于加强监管。市住建部门表示,根据新政,将进一步强化住宅全装修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督促参建单位严格对照标准规定落实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做好全装修过程中各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同时强化惩戒措施,对于监督中发现弄虚作假、降低标准等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对参建单位采用相应的信用惩戒、限期整改、暂缓受理预售申请等处理措施。 【记者手记】 购房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动辄数百万元的房子承载着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面对一些“大象”级的房企,百姓购房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不过“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房产开发商应好好反思反思,你的房子为何总是出“幺蛾子”?又是忽悠又是摆谱,倘若消费者把你“拉黑“了,最终毁掉的是企业自己的招牌。 记者 周晖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