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舞剧《花木兰》掀起“舞蹈风暴”

文旅专家陈民宪解码成功基因

▲《花木兰》中舞蹈设计刚柔并济。

◀陈民宪解读《花木兰》。 记者 崔引 摄

    近年来,舞台艺术作品“出圈”频率颇高。去年春晚一支《晨光曲》令女主朱洁静,编导韩真、周莉亚,连带上海歌舞团火遍大江南北,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全国巡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今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对河南文旅的推动力不同凡响,而《唐宫夜宴》的原作《唐俑》,曾入围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终评。

    在阿拉宁波,也有这么一部作品,与“舞剧”“韩真、周莉亚”“荷花奖”这些关键词紧密相关,那就是由宁波市歌舞剧院演绎的民族舞剧《花木兰》。2017年创排以来,《花木兰》颇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势。

    今年3月,《花木兰》再次应邀开启全国7个城市14场巡演。3月12日、13日,该剧在长沙亮相,两天2700张门票早早售空,结束后谢幕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讲好中国故事,带动本地创作

    曾经有人质疑,宁波为什么要排《花木兰》?一般地方歌舞团排剧,都会选择跟当地有关的题材,《花木兰》的故事与宁波并无关联,为什么是她?

    而今回看,这一决定体现了宁波市歌舞剧院的独到眼光。昨天,宁波资深文旅专家陈民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舞剧《花木兰》取材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个人物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文化背景相通的情况下,观众不需要做“功课”就可进入剧情,引发对人物的认同感和强烈共鸣,而不像有些地域性很强的作品跨区域演出时可能会造成隔阂。

    “花木兰身上有爱国、保家卫国的精神在里面,这也是一种时代召唤的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陈民宪说,“这个时代需要英雄,文艺作品需要挖掘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宝贵的东西。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花木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人形象了,她代表巾帼女子的精气神。”

    陈民宪喜欢这种激情澎湃、有力量感的作品,“有一句话说,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自己,文艺作品总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们,抒情唯美之作固然也会满足一部分观众需求,而那些代表共同价值观、体现民族力量、大气磅礴的作品,注定会更有大的空间,更具震撼力。”《花木兰》长沙演出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两年宁波有两部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取得了全国性的影响,一部是讲屠呦呦故事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一部是舞剧《花木兰》,“两部作品的成功可以为后续创作提供有益经验——坚定这条路,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带动本地创作,两条腿走路,宁波文艺创作在全国会有更大影响。”陈民宪说。

    将宁波文艺精品带到更多地方

    韩真、周莉亚,是两个近年来在中国舞蹈界“封神”的导演。从《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到《永不消逝的电波》,业内称她们为中国舞坛的“双子星”。

    早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大火之前,宁波就邀请她俩排演《花木兰》,两位女导演为《花木兰》设计了“将武术动作化解融入现代舞”的艺术特色,成为这部舞剧在艺术上最为人称道之处。

    “题材选择、作品价值取向、主创人员选择,都是确保精品的要素。”陈民宪说。而《花木兰》也不负众望,2018年12月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2019年8月获浙江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无论是专业的奖项还是观众的口碑,《花木兰》所到之处自成一道极具魅力的风景线。

    接下来,《花木兰》还将走进重庆、四川、陕西、上海、江苏等地,其中多场演出门票也已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站的巡演,宁波都派出了90余人的演出团队,5辆装有舞美道具的13米长的大卡车,保持了该剧演出的最高配置。“今年是建党百年,相比之前的两度巡演,舞剧《花木兰》的再出发有了特别的意义。”宁波市歌舞剧院院长严肖平表示,希望通过今年的巡演,将宁波的文艺精品带到更多地方,让各地观众感受到文艺作品带来的正能量。记者 顾嘉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