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氏宗祠 |
|
孙兆钧描绘的后所古城城图 |
|
后所村村貌 |
浙东穿山半岛后所村,地处黄峙江东岸,与大榭岛一衣带水,隔江相望。后所村的位置就是明清时期后所城的原址。 雨后的后所村,散发出一种沁凉清新的味道。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自然村,饱经沧桑,历经辉煌,依稀遗存抗倭残迹。后所村北的几棵古樟树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仍挺拔耸立,它的树干要由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来,可见年岁已久。它们就像是披着铠甲的古代士兵,亦是历史的见证者,述说着几百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叶晶晶 孙兆钧 古城池手绘图 后所村的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坐着闲聊,你一句我一句,这座古城曾有的风华就这样渐渐丰满起来。 后所原来是座城,因驻守千户所军又称后所城。由于地理位置濒临黄峙港大海,古时便常有倭寇来袭。洪武二十年(1394),信国公汤和命手下安陆侯吴杰造了这个城,作为海防重地。在兴势浩大的筑城工程中,安陆侯动用各地招集的数千劳工,历时七八个春秋,挖土、夯桩、砌石,最终大功告成。城池建好后,又调来定海卫后千户所军守御,取名“后所城”,成为当时的军事要地。 柴桥街道的资深文保员孙兆钧就是后所村人,从小听村里老一辈说着古城的故事长大。此后他参考了不少史料,手绘出后所城当初的样子。“傍山而建,城池四四方方,城外有护城河、吊桥。城里屋舍、山坡粮仓、安全水(城内的小河,用于防火)、牌城楼,还有水门瓮门、校场,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城内常年驻守兵勇一千多名,在官员编制及军事装备上与定海卫(镇海)相同。”手指着图纸,孙兆钧缓缓道来。 在孙兆钧的手绘图中,古时的后所城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固若金汤,“城周围总长2400多米,高7米左右。城墙上设雉堞(古代在城墙上面修筑的矮而短的墙,守城的人可借以掩护自己)1604垛,战楼(台)和窝铺(临时支搭以避风雨的军事设置营寨或棚子)各12处。其次还在城墙东西两侧挖有2米宽的城池(即护城河)。在睡龙山顶筑有觇海台一座,有兵勇日夜值勤,可以随时监控黄峙港进出船只。瞭台山之最高处还建造了抗倭烽堠,如果发现敌情即‘日烟夜火’,与郭巨所的总台山遥相呼应。如果倭寇冒险侵入就能瓮中捉鳖,万无一失。” 抗倭传美名 由于后所城布防严密,曾让猖獗一时的倭寇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至今,仍有许多奋勇杀敌的抗倭故事被史书记载其中,也在百姓中口口相传。新中国成立之初,位于后所村北门外,面朝大榭岛的山麓处,曾有许多用野山石堆叠的坟墓遗址,那里是四五百年前倭寇进攻后所城时那些战死的寇贼坟冢。孙兆钧记不清有多少次,顺着崎岖的山路绕行到此处,感叹眼底的葱郁与蔚蓝相交织的同时,也把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极目所望,似乎看到了万马腾起的尘埃,听到了金戈铁戟的撞击。 据史料记载,后所城曾经历过两次大战,一次便是村民至今都念念不忘的“百户马兴之死”。史载,公元 1404年4月,倭寇纠集18艘寇船大举进犯,由于当时城内守军不足,官兵当即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求援,指挥官马兴率军迎战。在奋战中,马兴不幸被倭寇刺中腹部,但英勇的他不顾伤势,拖着大肠浴血厮杀,最终精疲力竭而死。马兴的死激励了众士兵奋勇向前,当地百姓也深受感动和鼓舞,纷纷拿着锄头、斧子加入战斗。最后援兵赶到,将倭寇一举围擒。后人因此将这场战役命名为“拖肠大战”。而今,后所村村委会的文化墙上将其描绘成图,以供后人纪念。 除了“拖肠大战”,另有民国《镇海县志》载录:“嘉靖间倭寇连年猖獗全省惊扰,赖所城(即后所城)兵出与镇(海)兵前后夹攻,而威远城得号平倭笫一关。”后所城因此一度在百姓口中威名赫赫。 一村48姓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后所城被迁移到睡龙山南麓平地。迁址后的后所城周围总长为1300米,设雉堞395垛,比原城址缩小了很多,但四周仍设四门。 如今,经历了600多年沧桑的后所城,虽古城轮廓已不复完整,但遗迹尚存。安澜门两侧古城墙的残垣断壁,瞭台山坡瘠隆起的土城址,当年供千户所军饮用的西大井……无不述说着沧桑往事。 当地村民因深受倭寇骚扰战乱之苦,纷纷祈愿神灵庇佑,平息倭患安居乐业。为此,从明代起,当地建起大小寺、庙、庵、宫、祠等10余座,如慧寂禅寺,始建于明朝初,现寺内设亭阁一座,供奉二方碑石。如今,它们都成了海防遗址的一个组成部分,佐证后所城在当时抗倭战斗中的战略地位。 孙兆钧介绍,所城直到清末宣统后才逐渐被裁撤,变为了村庄,因而村民大都为戍边将士的后裔。后所村传至今日还有48个姓氏。据相关资料记载,后所村最多时姓氏有近百个,主要有项、孙、完、韩、袁、沃、潘、乐、水、焦、闻、史等。如今村里项姓最多,有200多户,孙姓次之,有150多户;最少的是方、任、汤等姓,只有一到两户人家。“当初筑城民工定居后所,是首批村民。守卫军是后所村的第二批村民,他们皆来自五湖四海,姓氏众多,在此定居绵延下来。” 由于后所村姓氏众多,各氏族定居繁族,建造宗祠或祖堂,用于祭祖及举办婚嫁丧葬。如今这些遗存的宗祠或祖堂,大都拥有数百年历史,体现明、清年代的建筑风格。在文保专家看来,这对深入研究我国古代“营造法”亦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在众多祠堂之中,又以林氏宗祠(又称林家祠堂)和项氏宗祠最为精致。特别是项氏宗祠的抬梁和雀替雕刻精美,整体造型神似国家级文保单位山西省永乐宫。2009年6月,项氏宗祠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