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27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集体代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每一束鲜花背后都是一份心意

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记者 崔引 摄

    “我有很多战友牺牲后安葬在这里。”尽管已经89岁高龄,但住在海曙樟村的邵锡表仍清楚记得很多战友的名字。在阳光的照耀下,他胸前佩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格外夺目。

    我们也从未曾忘记!3月25日上午,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海曙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以集体代祭扫的方式缅怀革命烈士。

    每束鲜花都是一份心意

    参与这次集体代祭扫的,除了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下属单位工作人员,还有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公安干警、志愿者、学生代表。

    整个代祭扫仪式简朴而庄重。大家在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鞠躬并默哀三分钟后,还为安葬在陵园的革命烈士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无限缅怀和崇高敬意。

    参与集体代祭扫的代表人数有限,但记者留意到,每一位革命烈士墓前都摆放了鲜花。朴素的白菊花、黄菊花,和革命烈士墓前草坪上由红色鲜花组成的,寓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100”字样遥相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敬献给每一位革命烈士的鲜花都是陵园工作人员提前一天一束一束包起来的。小小的举动背后,饱含的是年轻一代对革命先烈朴实的敬意。

    烈士墓前的三朵小红花

    和其他革命烈士墓不同的是,崔真吾烈士墓前多了三朵小红花。在代祭扫开始后,一位老人手捧鲜花,直奔崔真吾烈士墓。

    崔真吾烈士是海曙区章水镇崔岙村人,先后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1928年与鲁迅、柔石等创办“朝花社”。1929年回乡办学,创建启明小学。1930年先后在广东、广西任教,1937年被广西南宁桂系军阀杀害。

    一问才知道,这位老人叫崔雷锋,今年92岁,是崔真吾烈士的儿子,他出生那年,父亲远赴广东,“从小‘阿爸’就没叫过。”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崔雷锋隔三差五就会来陵园看一看“阿爸”的墓。墓前的三朵小红花,就是前些日子他带来给父亲过生日的。

    让崔雷锋感到欣慰的是,党和国家从未忘记过父亲。“这些年来,包括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内的社会各界经常来看望、慰问我们。”崔雷锋说。

    老革命口中的幸福生活

    “现在陵园的管理很到位,我平时都会来转转。”邵锡表说。

    邵锡表1948年参加革命,是三五支队的交通员。1949年宁波解放后,又参与了城市的接管工作。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先后荣立两次二等功。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军人。”邵锡表很自豪,“我父亲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我儿子也曾当过兵。”

    一生戎马,他对部队,对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怀有格外深厚的感情,平时也会陪当年的老战友一起来看看安葬于此的战友们,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现在来祭扫革命烈士墓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很尊敬那些为如今的幸福生活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邵锡表说。

    “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常常有人来走访慰问,还能享受到各种优抚福利。”邵锡表说。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李少锋 韩欣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