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 吴玉涵 |
□胡杨 上回我们讲了,在《水浒传》小说中,梁山竟然是个天然的不冻港。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宋江出兵去平田虎时,是如何过黄河的。 小说第九十一回,宋江出兵去平田虎时,已是严冬时节。直到宋江破了盖州城之后,才是腊月将尽,即将迎来宣和五年正月初一的到来。 那么,在这天寒地冻的冬天里,宋江他们又是如何过黄河的呢?小说写道,宋江与吴用计议,令水军头领整顿战船先行,自汴河入黄河,至原武县界,等候大军到来,再接济渡河。 当宋江的大军依次渡过黄河之后,李俊他们就统领着战船,前来卫州城的卫河边会合了。 在寒冬腊月里,这黄河竟然不会结冰,可以任由梁山水军畅行自如,这梁山的水军也实在是太牛了,哪怕前面有破冰船开道,恐怕也不能走得如此的顺畅吧?而且,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我们竟然能在北方坚冰封河的时候,看到山花烂漫的风景。 小说第四十六回,杨雄为了查明潘巧云的奸情真相,就把潘巧云骗上了翠屏山。此时正是正和七年十一月中旬。 那么,冬日的翠屏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 容与堂本写道,“远如蓝靛,近若翠屏。涧边老桧摩云,岩上野花映日”,“漫漫青草”边满是“袅袅白杨”。 小说描写的这一派风光,分明就是一派江南的春景,山如碧洗,山花烂漫。可是,各位看官应该清楚的,这蓟州是河北的蓟州,这时节却是隆冬的时节。 小说第三十二回,武松前往二龙山路过孔家庄时,醉打了孔亮。此时正是十一月间,小说写道,“天色好生寒冷”。 可是,那小酒肆外的溪水,竟然不曾结冰。所以,不但孔亮被武松一把就丢进了溪水里,而且武松醉酒后,为了追打那条在溪岸边乱叫的黄狗,一个踉跄,竟然也跌进了溪水里。等武松爬起来时,淋淋的一身水,而那口戒刀却浸在了溪水里。于是,武松便低头去捞刀,扑地又掉了下去,只在那溪水里滚。 小说的这些描写,实在让人怀疑这难道真的是北方的冬天? 二、那些喜欢冬泳的健将 梁山的好汉们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他们中间还不乏冬泳高手。比如,立地太岁阮小二。 小说第五十五回,重和元年十二月初,凌振来到梁山泊后,一炮打得梁山众头领尽皆失色。梁山就想用计去捉了凌振,以便破了那火炮的威胁。 于是,李俊、张横就领着水军,悄悄摸到对岸呼延灼的阵地上,推翻了凌振的炮架子,并将凌振诱上了战船。 可是,凌振的船才划到水中央,就被梁山水军掀翻到水里去了。这时,水底下的阮小二就一把抱住了凌振,将他给生擒活捉了。等呼延灼闻讯赶来相救时,阮小二他们早已押着凌振过了鸭嘴滩。 这阮小二竟然能在冬天的水底下来去自由,看来阮小二冬泳健将的名声,真不是吹的。 比如,混江龙李俊。小说第六十四回,吴用为了能活捉索超,就派人在靠山临涧的路狭之处掘了个陷坑,想用陷坑之计来捉拿索超。时间是在宣和元年十一月中。 小说写道,当晚彤云四合,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看时,那积雪竟然有两尺多深。 索超出城追击宋江军马,李俊就按照吴用的安排,前来迎战索超,才一交手,李俊就弃枪便走,引着索超奔那陷坑而来。 到了陷坑边,李俊突然弃马跳入了涧中,口里还大声叫道:“宋公明哥哥快走!”索超不知是计,飞马抢了过来。此时,只听得山背后一声炮响,索超就连人带马跌入了陷坑,成了个瓮中之鳖。 在大雪天跳入溪涧之中,这李俊的勇气着实可嘉。 比如,浪里白条张顺。小说第六十五回,宋江攻打北京城时,不幸身染重疾。于是,张顺就奉命前往建康府,去请神医安道全来给宋江治病。时间是在宣和元年十二月下旬。 小说写道,张顺来到扬子江边,只见北风大作,冻云低垂,飞飞扬扬下了一天的大雪。 过江心切的张顺一不小心上了张旺的贼船,在江心不但被张旺劫去了钱财,还被丢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于是,张顺就在水底下咬断了绑在身上的绳索,一路游到了江南岸。 这大雪天的,也只有他浪里白条张顺才能从水底下死里逃生,横渡长江,最终救了宋江一命。 三、冬泳算个啥?咱来个冬裸试试 不过,梁山好汉中的这些冬泳健将,还不是最厉害的抗冻能手。因为他们全都是水军头领,喜欢冬泳对他们而言也还说得过去。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能抗冻的好汉,其实非那个喜欢在大冬天里脱得赤条条的裸奔高手莫属,他的名字叫李逵。 为了便于叙述,我们不妨给冬天裸奔这一运动的新模式起个名字,就叫“冬裸”吧。李逵的“冬裸”成绩是很骄人的,我们就在这里跟各位看官说道说道。 其一,小说第四十七回,宋江一打祝家庄的时候,先锋官李逵就脱得赤条条的,挥着两把板斧,火拉拉地杀向前来。 来到庄前,只见那吊桥早已高高地拽了起来。于是,李逵便要冲下护庄河,从水里杀将过去。 各位看官应该知道,石秀发现潘巧云的奸情是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中旬。然后,石秀与杨雄设计杀了潘巧云,火烧了祝家店后,才上了梁山。紧接着,宋江他们就出兵去打祝家庄了。 所以,从时间上来推算,宋江他们一打祝家庄的时候,至少应该已是腊月初头了。可是,阵前的李逵却脱得赤条条的,见了那吊桥高悬,竟然还要下水冲杀过去。 其二,小说第五十四回,宋江为了营救柴进,发兵打破了高唐州,杀了知府高廉。 可是,宋江他们在牢房里却怎么也找不到柴进的踪迹。这时,当牢节级蔺仁就告诉吴用,柴进被他藏在后牢的枯井里了。 宋江听闻之后,就去枯井边查看,只见那井里面黑洞洞的,深不见底。李逵见状,就自告奋勇地要下去救柴进。 小说写道,李逵脱得赤条条的,手拿两把板斧,坐在箩筐里,放下井里去。 各位看官知道,当初为破高廉妖法,戴宗、李逵奉命去蓟州府寻访公孙胜的时候,已是秋残冬初。等李逵与公孙胜一道再回到高唐州,已是十多天以后的事情了。 这时,应该已是孟冬时节了吧?可是,李逵在救柴进的时候,又上演了一出感人的冬裸好戏。这李逵的义气,确实是可圈可点。 其三,小说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梁山攻破了北京城。梁中书无处可逃,只得舍命奔南门而来。 小说写道,南门的吊桥边火把齐明,只见李逵浑身脱得赤条条的,高举着双斧,紧咬了牙关,从城壕里杀奔过来。 各位看官,当初吴用设计攻打北京城的时候,就曾与时迁约定正月十五晚在翠云楼上放火为号。所以,李逵在正月十五的北京城,脱得赤条条地冲锋陷阵,那场面着实令人吃惊。 这“冬裸”第一人的名号,李逵显然是当之无愧的。 四、梁山的冬天为什么不太冷呢? 那么,在天寒地冻的北方,《水浒传》小说中的梁山泊和黄河、渭河这些北方的河流,为什么都不会结冰呢?而且,那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为什么一个个都是抗冻的能手呢?难道梁山的冬天,真的不那么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梁山冬天并不冷的场景,其实都是由小说编写者的生活阅历所决定的。 从小说对北方冬景的描写来看,小说编写者显然是个缺乏北方生活经验的南方人。所以,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描述那北方冬天的凛冽,以及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分析小说文本中所使用的语言、所描写的场景以及叙事的风格,往往是破译小说作者身份秘密的有效途径。所以,就有许多研究者从《水浒传》小说中方言俗语的使用、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描写等方面入手,来试图破解小说编写者的身份之谜。 比如,鲁迅先生《华盖续集编·马上支日记》从方言俗语入手,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为浙江人:“鸭必多雄始孕,盖宋时浙中俗说,今已不知。然由此可知《水浒传》确为旧本,其著者则浙人。” 比如,马幼恒先生《水浒论衡》认为,从《水浒传》对北方冬景的描写来看,这小说编写者显然“为南方人,是一个未曾在北方度过寒冬的南方人。”(174页) 而马成生先生则在《水浒通论》中进一步指出,“《水浒》作者很可能就是杭州地区的人。如果再做一点大胆的推测,他也许就是一个长期生活在杭州一带的书会才人。”(83页) 因此,我们也就好理解,为什么在小说编写者的笔下,北方冬天那刺骨的寒冷,看上去却有种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舒适。而那北风恣虐下的萧条和荒凉,则又分明带着南方初春那抹淡淡的绿意。 于是,这梁山的冬天,看上去也就不怎么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