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滑板是的自由
“子弹”在飞……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滑板项目将第一次亮相奥运舞台。这个项目十多年前开始出现在甬城街头,马泽东是我市资深玩家之一。“钟爱这项运动,因为它是自由的,可以让自己的身心都起飞。”他说。

    从摔跤开始的 极限运动体验

    与很多时尚炫酷项目的玩家一样,滑板玩家圈子里的朋友之间习惯于称呼网名,马泽东的江湖名头叫做“子弹”,是如今甬城滑板运动圈子里最响亮的名头之一。

    “我第一次了解滑板运动不是在电视或者网络上,而是在余姚四明山森林公园,应该是2008年前后。”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上高中,那次本来是想去玩自行车速降(骑速降自行车从山上冲下来的极限运动),但是看到有人玩滑板,就被其帅酷模样吸引住了,“我上去要求让我试试,结果狠狠摔了一跤。聊天后得知,这位朋友是英国留学回来度假的,带了个滑板回来玩。”这一跤,没让“子弹”退却,反而激起了他的学习欲望。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来的滑板运动在美国兴起,之后被视作“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有着“世界上最酷的运动”之称,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不过因为这项运动太过于惊险刺激,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曾被美国政府严令禁止,直到80年代中期才解禁。

    滑板运动的“极限”属性,赋予其从一诞生就似乎注定“小众”的命运。由此也不难想象,磕绊摔跤自然是滑板运动新手入行的“必经之路”——没有护具、没有专业的场地,故而每个很“酷”的动作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滑倒、擦伤,甚至皮开肉绽、伤筋动骨。

    曾通宵达旦 体验“街头运动”

    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追求自由个性,特立独行,敢于尝试新事物。不论在哪个国家、哪座城市,参加滑板运动的早期玩家均属此类。十几年前,最新潮的宁波滑板选手们,大多集中在东门口影都一带进行交流练习活动。

    高中毕业后,“子弹”进入浙江工商职院就读,他担任了学校滑板社团的社长,也是东门口滑手群里的一员。“我已经玩了13年的滑板,在宁波还有几个比我早两三年的同伴。”“子弹”说,“最多的时候群里有百来号人。不过有些人只满足于学几个造型,摆摆酷,拍点图,坚持到现在的不多。最近几年随着这个项目进入奥运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和体验滑板,但总的来说还是个小众项目。”他告诉记者,当时滑板玩家的主力军来自宁波各高校,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学校也都组织了滑板社团。

    就如同《灌篮高手》动漫造就了众多篮球爱好者,滑板运动的经典影片《危险之至》也曾让中国早期的滑板少年们热血沸腾。“子弹”和他的同伴们没有教练,就从电影、网络视频里学技巧,片子一遍一遍地回放,动作一个一个地琢磨。

    在“子弹”的记忆里,那些年正青春的同伴们都不乏“疯狂之举”。“比如有一次我和同伴们在街上玩滑板,从白天玩到凌晨3点多,印象很深是因为当时是深秋初冬,白天穿得不多,凌晨就感觉太冷了……”他说,这样玩只是因为大家都立志于“做最纯粹的街头运动”。

    至今仍在坚持

    业余滑手的身份

    十几年前“90后”是青春的代名词,不过转眼间,无忧无虑的他们也纷纷背负起了工作、家庭的压力。“子弹”也不例外,他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也早已娶妻生子,但他还是把不少业余时间留给了滑板运动。

    “坚持了十几年的东西,总归有一份情怀。或者说是对这项运动爱得死心塌地吧!”“子弹”说,现在自己还是几乎每天都出门玩滑板,或者在朋友的滑板培训馆里指导小朋友。不仅如此,随着国内冰雪运动迅速兴起,他还开始尝试冰雪项目中的单板滑雪。“前些年宁波没有全天候的滑雪场所,绍兴有乔波冰雪世界可以体验。最近四五年我都是每年去十次左右,人不是太疲劳的时候,我经常在雪场从早到晚滑一整天,中饭也不吃,过足瘾再回宁波。”

    当年和“子弹”一起玩街头滑板的同伴,也还有些人至今坚持耕耘这个项目。比如“卷毛”打造起了滑板公园,“硕硕”、“飞哥”、“小狼”、“阿通”、“花郎”(均为网名)等人也都是致力于宁波滑板运动推广的资深玩家。近年宁波市区的滑板运动场所也在逐渐增加,除了早期滑板爱好者聚集的影都一带,和丰创意广场、宁波文化广场等地也经常能见到滑板运动爱好者的身影,另外还出现了特洛伊滑板公园等专业场地。

    希望宁波选手 有朝一日上奥运

    2017年8月4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滑板成为2020东京奥运项目(疫情原因延期至今年举行)。那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一句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想把体育运动带给如今的年轻人,而这群年轻人有很多的选择,我们不再期待他们会自己拥抱我们,反而是我们应该走向他们。”

    “其实国际奥委会宣布东京奥运会增设滑板项目的时候,在滑板玩家圈子里是有争论的。网络上帖子很多,一部分人认为滑板就应该是街头运动的代表,应该抵制进入奥运会,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好现象,可以让滑板从小众项目跻身主流项目,大家也有望从街头走向奥运。”“子弹”说。

    他们一边争论,一边感受到了“入奥”给项目带来的变化。“国内滑板圈子里的很多朋友频频上电视节目了。”“子弹”说,大家也更加关注国外选手的动态了。当然,宁波的滑板氛围也悄然改变,中国青少年滑板巡回赛等赛事也有了宁波站。

    “最近十多年时间里,宁波玩滑板的人数增加得不算快,我个人估计,大概从一两百人增加到四五百人吧,其中天天玩的更是少数。因为今年1月才刚刚成立宁波滑板专项委员会,所以确切人数很难准确统计。”“子弹”认为,目前加入滑板培训的青少年在逐渐增多,但他们还算不上真正的滑手。

    “十几年前我们参与滑板运动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商业味和逐利性,纯粹玩运动和文化。现在不同了,优秀滑手纷纷开发商业价值,推广培训、赛事活动也都不可避免地与利益挂钩。”“子弹”称,不论如何,加入滑板运动的孩子在增加是好事,“我们是没有希望进国家队了,但是希望有朝一日看到年轻的宁波滑板选手上奥运。”

    记者 戴斌/文 胡龙召/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