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柳庄街
堂开绿野春常在
菊成村舍柳成庄

1914年《最新宁波城厢图》里的柳庄坊和圣旨亭。

    宁波老城范围很小,直到百年前的地图上,热闹还只属于城墙之内,望京门、北斗河外,值得被标注的地点寥寥。

    卖鱼路、柳庄街、新芝路,这些今天属于热闹的核心区,想当年不过“最是城西好风景,夕阳处处起田歌”的荒野。

    古人造园偏爱选这种地方,袁氏柳庄的选址像极了沈周的东庄,同样是位于城墙、护城河之外,兼顾城市与林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建造柳庄的人袁珙也正符合这样的经历,近可身登庙堂,哄天子高兴,退可安享晚年,保一世平安,实在是个很有“心机”的人。

    相士

    《四明谈助》说,明代宁波有“四绝”,金忠卜、袁珙相、吕纪画、范洪弈,同在京师出名。

    袁珙,出身大名鼎鼎的城西袁氏。他的爱好跟祖上有点不一样,相士,讲白了就是算命的。据说,袁珙青年时有一次到普陀山游玩,碰到了擅长相面的山僧别古崖。别古崖一眼看中袁珙身上与众不同之处,认为他“目力过人”,将一身绝学传给了他。可惜一代好青年袁珙从此误入歧途,良家子弟成了给人看相的。

    相士,最重要的技能是当好“预言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袁相士的职业生涯便是如此,好像拿了令牌,一路开挂。

    洪武初年,他先是在嵩山寺碰到后来成为明成祖第一谋臣的姚广孝,袁相士绕着他转了几圈,不知是看到了什么主角光环,说了一句,“你是一个匡扶圣主的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姚广孝本来就与朱棣有图谋不轨的心思,被袁珙一鼓励,感觉遇到了知音。

    姚广孝把袁珙引荐给朱棣。朱棣为了试验他,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把见面地点放在酒肆,又把自己混在9个侍卫中,让袁珙猜。袁珙当然一眼就认出了真龙,于是乎创造了“辨宰相于嵩山佛寺,识真主于长安酒家”的业绩。袁珙告诉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您龙行虎步,有太平天子之相,四十岁时长须过脐即可身登皇位。

    袁珙的话令朱棣大喜,坚定了他夺位的信心,不久后,果然成为大明的第三任皇帝永乐帝。

    袁珙把自己的职业秘诀传给了儿子袁忠彻。忠彻兄弟也是个有眼力劲的,他对人物的评判亦每每合乎朱棣的心思,父子俩俨然成了朱棣面前的“高参”。

    平心而论,朱棣对袁珙也是不错的,封他做太常寺丞,官居正四品,赐予“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及居第”,保他一生富贵。待袁珙年老,让他荣休。

    晚年,袁珙归居宁波城西,屋舍四周遍种柳树,自号“柳庄居士”,著有《柳庄集》四卷和《忠义录》一卷。相传著名的《柳庄相法》亦为其所著,该书是中国古代经典相书之一。

    祖上

    看相之术多少有些怪力乱神,算无遗策想必有他不足为外人道之处。想来,袁珙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进退亦有分寸,方能保自己与族人一世安稳。

    明永乐八年(1410),袁珙卒于宁波家中,享年75岁。明景泰四年(1453),在他去世后的43年,宁波知府陆奇为袁珙建坊,横书“柳庄”两字,位置在今宁波海曙区的柳庄巷。此地原名新塘桥北,建坊之后,百姓便称此地“柳庄坊”。这座石坊存续宁波西门外500余年,1966年前后毁。

    城西,为袁氏世居之地,倒非袁珙所创。宋建炎三年(1129),金人入侵,皇帝偕宗室南逃,临安知府袁子诚护驾至鄞,在西门城外购置家宅,始创袁氏基业。袁珙的曾祖父袁镛,是南宋末年为抗击元兵入侵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据载,其身死之时,遭元军兵火,“须发且尽,词气愈厉,遂遇害”,足见无畏精神。袁镛即死,袁氏满门尽皆赴水,唯有一子,为忠仆所救,留下一脉香火,可见其满门忠烈。

    经此大难后,袁家韬光养晦,闭门谢客,连续两代不求闻达。遗孤袁泽民善诗工书,教出其子袁士元,即袁珙的父亲。袁士元一生嗜书如命,学识渊博,是元代浙东著名诗人、学者,曾任鄮山书院院长,有大量诗作行世,著《书林外集》7卷。同代时人危素曾推荐他去做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他以年长不就,模仿陶渊明在西郊庄园种菊数百自娱,号“菊村学者”,作《布衣歌》以明志。袁士元有诗曰“舍前舍后皆春水,桥北桥南卖酒家”,足见旷达。

    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袁珙从小也是博览群书,“九流百氏之书靡不涉究”,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爹喜种菊,儿子却爱柳。约300年后,清乾嘉时人袁钧路过此地,写有《鄮北杂诗》多首,多与袁家旧事有关,颇有可读性。其一云“菊成村舍柳成庄,蕴藉风流接野航,剩有孤亭碑影在,桥南桥北久荒凉”;又一云“宗丞旧第已成尘,瞻衮当年唱和频,白发青衫名不坠,儿孙几辈作诗人”,可见变迁。

    后人

    袁珙的后人还是挺争气的,继承先父衣钵的袁忠彻,亦精于星相之术,官至尚宝司丞,进少卿,历事三朝。世传其轶事也多,《初刻拍案惊奇》中甚至有一回用他的名字做了回目名,曰“袁尚宝相术动名卿,郑舍人阴功叨世爵”。袁忠彻喜读书,著有《符台外集》《风池吟稿》等。中国传统相学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编》,亦托名“宋希夷陈抟秘传,明柳庄袁忠彻订正”。

    据海曙文化研究者王国宝介绍,城西袁氏的二十四世孙袁希涛、袁希洛兄弟,也是杰出人物。袁希涛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教育家,曾向孙中山授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受到毛主席接见的辛亥老人。还有捐资1000多万元在上海设立“宁波西袁氏慈善教育基金”的袁勃,2004年,当选第三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

    2005年5月,在西门繁衍生息了900年的袁氏家族齐聚先祖故土,在新芝路、西河街口以西立“城西袁氏故居遗址”碑。据碑文所述,柳庄故居范围南至今柳庄街南端,北至永丰西路,东至北斗河,西至新河夹岸。故居内曾有菊村别墅、柳庄、尚书第、进士第、绿野阁等古建筑,尤以“圣旨亭”著名。

    圣旨亭因袁珙父子屡获圣旨而得名,到解放初,亭内尚存龙头石碑,上刻明仁宗圣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南京礼部祠寺主事袁孟悌有《步入柳庄故居》诗,“孤亭只有穹碑在,浩荡天恩刻几行”,形容的就是这座圣旨亭。圣旨亭后谐音改名为新芝亭,新芝路由此得名。

    如流淌不息的北斗河水,柳庄和袁氏故居早已一去不返,仅留存“柳庄巷”“柳庄街”“柳庄小区”这些名字至今。而今游览柳庄一带,唯北斗河畔尚可见垂柳依依,平添春色,让人想起另一位诗人周序为此地写作的诗:“上卿别业近西山,石径莓苔雨后斑。浮世梦随流水去,老年心共白云闲。堂开绿野春常在,门对清溪昼不关。地主为询瞻衮日,几回柱笏想龙颜。”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