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横街镇朱敏村发现重要线索

参加“三五支队”的毛仲康会是毛荣会烈士吗?

“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在朱敏村走访老人。

    3月24日,本报响应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为全国67名烈士寻亲”活动,刊发《毛荣会烈士的后人 你在哪里?》一文替烈士寻亲,引起各方关注。

    3月29日晚,一直为此事奔走的“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向记者传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海曙区横街镇朱敏村一位当年参加“三五支队”的老兵,数十年来杳无音信,虽然名字对不上,但综合种种信息推测,极有可能就是毛荣会烈士。

    连日寻访终获线索

    横街朱敏村曾有人当兵后再无音信

    自本报刊发寻亲报道后,热心读者纷纷提供线索。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葛大庆先生查阅到了毛荣会烈士牺牲后在部队档案中的记载:浙江鄞县大关区翁岩村人,1943年7月入伍,1948年3月入党,第20军60师179团2连副班长,1949年4月8日在江苏三江营牺牲,葬于江苏扬州东南。

    这一“精准定位”,给本来毫无头绪的寻亲工作带来了转机。“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据此调查得知,“翁岩村”就是现在的海曙区横街镇爱中村、朱敏村、乌岩村。寻亲工作就此快马加鞭地展开,海曙常青爱心公益的志愿者进行进村入户寻访工作,重点寻找3个村子90岁以上的老人。

    这一寻访工作,得到3个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相关负责人更是全程陪同寻找线索。“这几天我们走访了3个村共50多户,一家家地去找90岁以上的老人,翻遍了最早的户籍资料,也查找了村子里保存最原始的毛氏族谱。”“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孙嘉怿说。

    得知“烈士寻亲”,当地许多村民都被动员了起来,到处打听,询问自家老人或本村出去的年长亲戚。终于,在3月28日这一天,寻访团队在朱敏村获知一条重要线索:曾听村里老人讲过,早年有户人家出去了一个长辈,去当兵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参加“三五支队”的毛仲康

    和毛荣会烈士是否为同一人?

    3月29日一大早,寻访团队再次进山,到被提及的这户人家作进一步的了解。这一户的男主人叫毛水定,今年67岁。当寻访团队问及其家里早年是否有长辈出去参军,此后再无消息时,毛水定回忆说,以前奶奶在世时,曾提到过有个儿子(毛水定的二伯)当兵去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

    毛水定说,二伯名叫毛仲康,是十五六岁的时候偷偷跟着“三五支队”(浙东纵队)走的。他的父亲排行老三,按照年纪推测,如果二伯仍健在,应该是95岁左右的年纪。

    然而,寻访团队要找的是“毛荣会烈士”,和毛仲康是否是同一个人?寻访团队提出了一个假设:有没有可能改名了?“这种情况很多,有些战士到部队后参加了文化扫盲,会另外取一个名字;另一方面,在战争年代,改名也是保护家人的需要。”孙嘉怿说。

    这一假设得到了现年97岁的朱敏村原书记毛如信老人的支持。老人指出,部队记载的资料里有个小错误:“当年这个地方属于大社区而不是大关区,现在的朱敏村就是当年的翁岩村。”而当年的翁岩村出去当兵没有下落的,符合年龄的“三五支队”的战士只有毛仲康一位。

    如“改名”说成立

    毛荣会极可能是毛仲康的化名

    据记者了解,朱敏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堡垒村,曾经叫翁岩村,涌现出了许多烈士,现在的村名“朱敏村”就是以当年一位牺牲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而“朱敏”这一名字其实也是烈士的化名。

    94岁的“三五支队”老通讯员姚招南老人至今还住在朱敏村,老人回忆说,当年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参加了“三五支队”:1945年10月,部队奉党中央命令,分别从余姚、慈溪等地横渡杭州湾北撤;10月下旬,陆续渡过长江,进入苏中根据地;11月中旬,到达苏北根据地,在涟水县整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1949年整编为第20军60师。

    根据“三五支队”的行军路线,北撤后到江苏和其他部队会师,那么,毛仲康有没有可能改名毛荣会,取“光荣会师”之意?如果这一推论成立,寻访团队找遍整个翁岩区域都没人知晓,族谱都查不到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在部队改了名字的缘故了。

    同样,如果毛荣会烈士确实改了名字,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他牺牲后的烈士证根本没能送到家中,只是送回原籍了。种种线索,似乎都指向毛仲康就是毛荣会烈士这一可能。

    青山处处埋忠骨,当毛水定得知毛荣会烈士牺牲、安葬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应该就是我二伯吧?”毛水定说,今年清明节,他扫墓时会把这个消息带给奶奶的,“过去了72年,她一直牵挂的儿子,找到家了。”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孙嘉怿

    图片由“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提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