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清明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席一桌800元、礼金每户500元……

象山倡导丧事简办,全县355个行政村都有“红白理事会”

象山西周清溪村的红白理事会专管员朱桃红在查阅受理事项登记表。

    “这几年,不管是自家办白事,还是去参加亲朋的葬礼,大家都觉得轻省了不少!”对于象山县的村民来说,这种共鸣很容易就从当地各村的红白理事会受理事项登记表中的事主反馈栏得到应证。

    自2016年4月1日起,象山将移风易俗工作列为县委常委领衔破解的十大难题之一,花大力气倡导丧事简办,并且提出明确的丧事办理量化规定,让象山人办理丧葬事宜有了“官方标准”。丧事简办的“象山模式”,不仅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还作为了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样本。记者日前了解到,“象山模式”将在宁波全市推广。

    专管员上门服务,丧属“零跑腿”

    “快到清明了,咱们上山祭扫尽量用鲜花,就别烧纸钱、放鞭炮了。”这几天,象山县西周镇清溪村红白理事会专管员朱桃红很忙碌,对新近几年家里有人过世的村民挨个打电话,倡导祭扫新风。

    清溪村有300多户、999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约占30%。每年,村里红白事加起来要办七八场。“谁家里有人过世了,或者要办喜事了,总是第一个电话打给我。”朱桃红说,电话打来,主要是给红白理事会报备情况,同时也希望得到她给出一些建议。

    今年1月底,清溪村一位周姓老人过世,老人的儿子把老人从医院接回家后,就拨通了朱桃红的电话。“当时快过年了,家属担心老人的身后事不好协调。”朱桃红马上赶到了对方家里。

    简单慰问后,朱桃红立即了解情况,询问家属有没有办酒席的打算、老人落葬在哪里、火化有何需求……朱桃红还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西周镇婚丧礼俗工作指南》,让家属详细了解当地丧事操办流程、简办制度、村规民约,甚至连酒席的四季菜单都罗列了出来。同时,朱桃红将家属反馈的各方面信息,一一记进红白理事会受理事项登记表中。

    上门时,朱桃红会随身携带一个红白理事会专管员的专用手机。记者看到,朱桃红在“浙政钉”上的“殡葬服务”栏里输入了丧户信息,当地的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会在后台联办,实现丧属“零跑腿”,一般情况下,在当天就能拿到逝者的相关证明。

    “花最少的钱,表达最深的感情”

    “刚开始,有些村民有抵触情绪,理事会成员拉网式上门走访,进行宣传。现在,丧事简办已经5年了,村民们都习以为常了,都会主动遵照办理。”朱桃红说。

    朱桃红所在的西周镇,是2017年6月作为象山首批试点成立红白理事会的“先行者”。现在,象山全县355个行政村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全覆盖”。

    “复盘”红白理事会,最核心的是便是成员选举。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会议,推选出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崇尚节俭的党员群众,担任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每个理事会下设卫生监督员、标准审核员、政策宣传员、综合协调员“四大员”。

    每名理事负责一至两个村民小组,及时掌握村民小组内村民的婚丧事信息,并作出相应安排;同时,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事简办制度》《丧事简办制度》等,并纳入《村规民约》。

    记者注意到,象山各村都已建立了统一的婚丧办事指导标准和要求,这些都是用具体数字来量化的——

    500元:不得赠送、收受非亲人员的礼金、礼品,亲戚之间的“人情”控制在500元以内;

    300人:出席婚、丧宴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餐次为一餐;

    800元:菜量适当,每桌不超过800元(烟酒除外),提倡用自产的酒。

    6辆:婚礼仪式一次完成,不搞家里一套、酒店一套的重复仪式,迎亲车辆控制在6辆以内;

    3天:简化治丧仪式,停柩时间一般为3天,提倡当日入葬,不搞二次送葬。

    根据红白理事会制定的章程,凡不遵守规定、坚持大操大办的,不准参加村里各项评先树优活动,在规定年限内不能享受村里任何福利待遇。

    为什么要这么办?西周镇清溪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说:“我们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帮助村民保持婚丧传统习俗的同时,还要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大家‘花最少的钱,表达最深的感情’。”

    攀比风变简办风

    老百姓都喜欢

    朱桃红在清溪村生活了几十年,见证着村里丧事办理由繁到简的改变。“殡葬从以前的攀比风变成现在的简办风,我们老百姓都喜欢,也都乐意执行。”

    “以前村民们办白事,条件好的人家要挑日子不说,还得请人上门念几天几夜的经,办酒席每桌花费更是3000元起档,一吃就是几天,送葬路上还要吹吹打打撒纸钱。”朱桃红说,算下来普通人家一场丧事花费五六万元,奢华一些更是要花十几万元。一次要办几天几夜,丧属身心疲惫,来参加的亲戚朋友也不轻松,每户2000元打底的礼金送出去,每天大鱼大肉地吃也很浪费。

    如今,这股丧葬新风已吹遍象山。象山县民政局副局长张李平说,这一切都是始于2016年4月1日的一纸“禁令”。那一年,象山将移风易俗工作列为县委常委领衔破解的十大难题之一,成立婚丧礼俗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设婚丧礼俗整治办,从民政、公安、市场监管等9个部门抽调10名中层干部和3名副局级分管领导集中办公,负责全县婚丧礼俗整治统筹、指导、督查等工作。随后,《关于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象山县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若干规定》等出台。从此,象山人办理丧葬事宜有了“官方标准”。

    象山全县3万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操办婚丧事宜须严格执行“双报告”制度,做到事前报告、事后备案。督导组每天对全县治丧事宜全程跟踪指导,对违规行为第一时间调查取证。为加强移风易俗社会监督,2017年象山增设举报奖励机制,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宴出席人数超过300人”等15种违规行为,举报奖励金最高1万元。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象山婚丧礼俗整治逐步从政府主导走向群众自律,从“关键少数”走向普通村民。村委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将丧葬礼俗事宜纳入村规民约,把殡葬改革进行到底。

    2019年11月,象山县《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入选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据悉,作为全国改革试点样本,“象山模式”将在宁波全市推广。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陈绍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