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0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民服务 请多些“移动的办公桌”

    郭元鹏

    在离家不远的余姚阳明街道长安社区,前去咨询城乡居保业务的社区居民张阿姨享受到了“一站式”的代办服务;不时搬到社区文化广场办公的人力社保中心的“移动办公桌”,更是教会了不少群众在手机上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记者了解到,通过基层社保协理员、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当地已实现社保服务“一竿子到底”,当地居民在15分钟生活圈内就可以办理大部分社保业务。

    4月6日《宁波日报》

    为了方便市民办理一些高频的社保业务,余姚阳明街道专门打造了一支村(社区)劳保协理员队伍,在村(社区)级设立社保服务点,代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信息变更登记等9项业务。

    “移动的办公桌”,其实是“让百姓少跑腿”办事理念的延伸。为了提升办事效率,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我们的机关单位都在打造“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百姓办事的举措越来越多:比如,网上办事的部署;比如,证件到家的服务;比如,24小时服务窗口;比如,“双休日不休息服务”。前段时间,北京一个地方还专门推出了“难办的事服务窗口”,专门处理那些老百姓办理起来有难度的事情。应该说,这些服务举措的推出,体现的就是一心为民的初心。

    这次,宁波“移动的办公桌”服务举措,也是这种初心指引之下的映照。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群众办理咨询城乡社保业务,组织工作人员将办公桌搬到了社区广场、小区广场,近距离给老百姓服务,不仅便捷了百姓办事,还提高了机关单位的办事效率,自然让老百姓拍手欢迎。“移动的办公桌”,移动的情怀之下,是一颗坚定的为民之心。

    类似的便民服务,在这次新冠疫苗注射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北京市就推出了“移动疫苗注射车”,将“移动疫苗注射车”开到街头巷尾。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而其蕴含的却是大大的情怀。让“百姓少跑腿”就需要“服务多走路”。除了借助现代办公模式实现“不见面服务”之外,也需要针对一些百姓所期所盼的事情,依靠“服务多跑路”实现“百姓少跑腿”。

    为“没有时间的”、为“行动不便的”、为“上了岁数的”等人群搞好服务,需要多些“移动的办公桌”。让“移动办公桌”融入“15分钟生活圈”是个好的创新,我们也希望能打造出更多的“15分钟办事圈”“15分钟服务圈”,从而真正实现干群之间的良好互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