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0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临期食品 一个合适的出路

    郑建钢

    即将过期被扔掉的食物,正在撑起一个不折不扣的“百亿级”市场。被吃掉,或者被扔掉——这是任何食品无法回避的两种宿命。但如果能在临近保质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食品进行低价销售,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薅羊毛”的机会,也是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理念的实践。

    4月6日《宁波日报》

    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

    按理说,“越临近越便宜”“一样的品质,更低的价格”,卖出“白菜价”的临期食品,尤其是原价较高的进口食品放下身段,大幅降价,给消费者难得的“薅羊毛”机会,商场因此减少了损失,同时还带动了店里的人气,双方各取所需,皆大喜欢,应该是双赢的好事。

    问题在于,目前消费者对临期食品行业的认可度依旧不高。统计数据表明,眼下,仍然有超过60%的消费者对临期食品抱有负面看法,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频率少于每月一次。

    包装磨损甚至漏气、口感有差异、更改标签、保质期剩余时长参差不齐等“踩雷”事件频频发生,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购买临期食品的“痛点”让许多消费者心有余悸。

    临期食品是个“烫手山芋”,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有分析师据此发表评论说:“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在‘打折处理’和‘减少浪费’上没能让所有人满意。”

    2020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统计数字显示,全球仍然有6.9亿人挨饿。截至今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9个月上涨,创下2014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如果不能立即采取更大规模的援助行动,未来数月里超过20个国家的重度饥饿人数将持续飙升,3400多万人距离饥荒仅一步之遥。

    一边是挨饿人数不断增加,一边是食品浪费现象频频出现,显然,给临期食品找到一个合适的出路,一刻也不能放松。

    其实,国内外许多商场积累了不少处理临期食品的经验,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完全可以拿来借鉴。比如:买正常商品赠送相关的临期商品;买一送一,或将两件以上的产品绑在一起进行特价销售;在社区或者便利店门口开展试饮和免费赠送等活动,吸引消费人群;快到期的时候,一个小时打一次折,以至于出现“一小时疯狂”的抢购状态;甚至还有人建议开一家临期食品淘宝店……

    虽然食安法以及实施细则都没有提到“临期食品”或临近过期食品的概念,但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12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的规定,应该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

    宝贵的食品资源如何在社会流通中更好地周转及分配,是所有生产企业和商家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食品行业要信守承诺,以诚信讲好临期食品故事,从源头上消除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负面看法,任重而道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