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万里学院这个校友真“硬核”

把故宫亭子“搬”回家,B站点击量过百万

苏清吾制作亭子。

    耗时150天,花费1万元,女孩把故宫亭子“搬”进了家里。视频发出来后,在B站播放量高达300多万,点赞超过18万,评论纷纷为这位非建筑专业出身的“硬核”UP主点赞。

    这个UP主名叫苏清吾,大学时就读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记者联系女孩,面对网上的爆红,她很理性地说:“被更多人知道确实会更有动力,但即便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人关注,自己想做的还是会按自己的节奏去做,毕竟那是自己真的想过的生活。”

    一直保持着

    对手工艺品的热爱

    2016年,苏清吾毕业后从事了半年地产文案工作就辞职回到温州老家做了一名独立摄影师,“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苏清吾一直保持着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大三就开始买服装裁剪与缝纫的书,自己琢磨如何做衣服。做成后特别有成就感,会穿着去上课。”她还曾用旧木门改成沙发,上山砍竹子做成鱼灯,搭泥窑烧小火炉。

    近两年,苏清吾又将探索的触角延伸至传统文化方面,书法、绘画、岩彩、陶瓷、漆器、金缮等都有所涉猎。

    零基础自学

    “挑战”造故宫亭子

    苏清吾经常在家中院子里拍些视频,拍视频的背景一直是一面红墙,拍久了有点单调。后来在网上看到故宫的一些亭子,它们相对简单,配色也好看,就决定在院子里做个亭子。

    去年4月,没有任何建筑和设计经验的苏清吾着手做了起来,自学榫卯、斗拱、彩画、地仗等技术,“我做事情就是这样,先做起来,遇到问题再解决。”

    一开始找资料苏清吾就遇到了困难,“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有很多专业知识,有关古建筑的资料太少,以前的手艺和知识多是老师傅口授的。”

    苏清吾只能通过现有的论文、短视频和书本获取相关知识,但应用到实践中还是有很大差别,“亭子比例不对,都是我自己瞎算的。一些结构也是摸索着来,昂正常应该作为承重,但我只是装饰性地放了个,榫卯也制作得很粗糙。”甚至苏清吾没有设计图纸,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一点一点弄出来的,“反正不塌就行”,这是苏清吾对亭子的最低要求。

    最难做的是屋顶,“屋顶四个角要放四根斜着的脊木,它们要连到同一根横梁上,相互间是有交叉点的。可能对好这边的两个点,放第三根的时候,因为相互作用,那边又对不上了。牵一发动全身,来来回回一直在调这个。”苏清吾做屋顶就用了半个多月。

    虽然多次受伤,但也成就感满满

    整个亭子做下来,苏清吾受了很多伤。给斗拱凿孔的时候,锤子会敲到手,经常把手敲得瘀青;用凿子去修木头的边,修过头了,就会戳到手流血;用锯子在锯东西的时候,一不小心也会锯到手。

    “有一次比较严重,是在盖瓦片的时候。我在桌子上又放了一张凳子,踩在凳子上去盖瓦片,盖完下去的时候踩空了,摔下来手掌心就破了一块,个把星期才好。”

    看着曾经照片中的亭子如今被自己亲手搭了出来,苏清吾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亭子建成后,苏清吾还在旁边种了很多花,有海棠、蜡梅、牡丹、绣球……“和朋友一起在亭子下休憩聊天很舒服。”谈及以后的打算,苏清吾表示想要再做一个亭子,“看了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我就想做一个唐风的亭子,有点钟鼓楼的感觉。面积大概是故宫亭子的两倍大,斗拱也会更复杂一些。”

    老师这样说:坚持也是一种才华

    在熟悉苏清吾的老师们看来,女孩的走红说是意外,但也不尽然。

    王雅灵老师是苏清吾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的指导老师,在那场比赛中苏清吾获得了二等奖。在王雅灵看来,苏清吴很有天赋,也很勤奋执着。

    王老师说,苏清吾毕业后,靠着自由摄影师的工作,一边养活自己,一边追求自己的梦想,一直执着于“东方生活美学”的实践与探索。从苏清吾的身上,王雅灵感受到“坚持也是一种才华”。

    通讯员 杨琼 记者 李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