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彪家的花田。 |
从祖辈坐等主顾上门,到父辈主动出门找销路,再到年轻人点点手机线上卖货;从破旧漏雨的土坯房到平房、楼房,再到如今气派的小别墅。在北仑区柴桥街道上龙泉经济合作社,发生在张海彪家农田、住宅里的“变迁”,正是当地花农奔小康的缩影。 一家五口挤破屋,试种花木找出路 “要看这个盆栽的高度吗?好的,我来量一下!”前两天,35岁的张海彪在家里开起直播,向网友们介绍盆栽品种。60岁的父亲正在田里忙活,他并不清楚儿子做的事具体怎么操作,但知道这是当下很流行的直播带货。 在这个三层楼高的别墅里,凝聚着三代花农的努力。张海彪的爷爷张惠德已经去世,后辈在回忆中,还原了这位老人为改变全家命运而作出的尝试和努力。 老人是从苦日子里走来的,年轻时一家五口挤在破旧不堪、逢雨必漏的土坯房里,除了床和桌子,不见其他像样的家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龙泉社,家家户户以种田为生。可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除自供自给外,大量的蔬果卖不掉,烂在地里,日子越过越穷,连年轻姑娘都不愿嫁过来。 那会儿,除了年幼的张海彪,张惠德一大家子都要下地干活。吃的是自家种的水稻,喝的是水库里的水。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种植金桔、西瓜和茶叶,拿到街上卖,收入并不稳定。 当时,上龙泉社的党支部书记看到其他村种花木能挣钱,也号召大家改变种植品类。张惠德想着,日子再差也不过如此了,当很多村民还在犹豫时,他直接在田里种下了杜鹃花。这一种,就是近30年。 一开始种植,并没有多大收获。为了招揽生意,张惠德劈了块木头,做了竖牌,让上小学的孙子张海彪用毛笔写上电话号码,然后把牌子插在花田里。 没想到此举还真招来了花木收购商,通过电话连线,现场看苗,生意很快谈成了。 对那时只知在田间玩耍的张海彪来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破屋子变成了小平房,后又搬进了两层楼房。 花木销售陷低谷,肩挑苗木“走出去” 种花木能挣钱,上龙泉社越来越多的农田变成花田,可随之而来的是花木销售的低谷期。张海彪的父亲张华行今年60岁,种植花木也有数十年。他渐渐发现,留下电话原地招揽客户的方法,不奏效了。 花木卖不出去,村民们干着急。作为党员,张华行与村里商量,决定通过“走出去”,为大家探探路。于是他带头肩挑苗木,到全国各地卖。 出去后才知道,原来外面的市场这么大,花木也可以像普通的商品一样放在市场里卖。回来后,张华行号召村民去苏州、萧山、武汉的花木市场买店铺,村里的田不够种,就到外面租地。“原本自己家里就一两亩地,后来发展到三四十亩。” 就这样,在党员们的带领下,上龙泉社的花木风景逐渐有了“钱景”,日子越过越好,很多人开上了小汽车,盖起了新房。 靠天吃饭的事儿辛苦,且总有变数。五六月份扦插秧苗,等到九十月份或来年开春时种植,除此之外要定期拔草除虫,天气炎热时还得浇灌。最怕的是遇上自然灾害,一年的收成都有可能泡汤。 除了看天,还得看市场。“苗价有高有低,每个季节、每个月,甚至每天,价格都不一样。便宜时,才两三角一棵,一亩地估计只能卖个一万元,要是把人工费什么的算上,可能还要亏本嘞。” 主动思变求创新,探索新时代致富经 日子能否一直红红火火,与时俱进,主动思变是关键。 35岁的张海彪是家里的第三代花农,十几岁时他在一旁帮长辈打下手,20多岁时接棒这份“花事业”。在开拓销售渠道方面,父亲“走出去”,他选择“原地”。 家里的一间房被当成了直播间,张海彪购置了直播卖货所需的直播设备、防撞泡沫、打包木箱、快递单等。 原来,这两年,他已开始尝试用新的信息技术突破传统花木的销售方式,考虑到市场波动大,销售面局限,他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网络直播等途径,让精品苗木被更多需求者看到,同时改良包装,保证长途运输不受损。 在种植技术和品类上,张海彪也做了更新。本土杜鹃品种单一,他就去引进和培育进口杜鹃,嫁接、扦插,为本土品种注入新基因;土地资源紧缺,他就去探索盆栽技术,什么样的花配什么样的营养土,不断记录和尝试。 去年,张海彪买了一辆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汽车,原先家里的二层楼房也换成了别墅。“好日子是长辈们打下的基础,年轻人嘛,就想自己闯一闯,找一找新的致富路子。” 4月,春暖花开。上龙泉经济合作社里,森林公园郁郁葱葱,一栋栋小洋房拔地而起,四周环绕一片片油画般绚丽的花田。抚今追昔,包括张海彪一家在内,这里400户村民都在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这片曾经贫瘠而沉睡的土地,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也因更多三代花农的奋斗而迎来蝶变。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叶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