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己早癌治愈后发动40多位村民参加筛查,又发现5例早期癌症

宁大附院举行大型科普宣教活动

早筛早治,每个人都可以变成自己的“肠胃卫士”

宁大附院消化内科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消化中心叶国良主任在活动现场解答市民疑问

    2021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8日上午,宁大附院消化病中心党支部举行了大型科普宣教及义诊活动,并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肠癌筛查。多位早癌筛查受益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幸运经历,呼吁大家关注自己的胃肠健康。

    传递“生”的幸运!

    胃镜发现早期癌症

    手术治愈后他广而告之

    40余位村民“跟风”筛查

    5人确诊胃癌

    “我是很幸运的!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越早查越好,特别是我们年纪大的。”4月18日上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四楼报告厅,76岁的金大爷热心地分享着他的防癌故事,感慨不断。

    当天恰逢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宁大附院消化病中心党支部举行大型科普宣教及义诊活动。金大爷知道这个消息后,早早地赶到现场,他可不是来求诊的,而是来当宣教卫士的:作为一位通过筛查发现早期消化道癌、再接受微创手术治愈的病友,他想把自己的幸运传递下去,警醒其他可能罹患癌症而不自知的人。

    金大爷的故事要从10年前说起。从2011年开始,金大爷养成了每年做肠镜检查的习惯,几乎每次检查,都会在他的结肠肠道黏膜上发现息肉,医生也都及时进行了切除。2019年8月,考虑到金大爷的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医生建议他再做个胃镜,金大爷照做了。没想到这一查,就查出了问题。“医生当时说是食道里有粘膜性病变,性质不定,让我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于是,金大爷来到了宁大附院求诊。接诊的是宁大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缪敏,他通过放大胃镜检查,考虑是早期食管癌,这下金大爷慌了。缪医生安抚他,不需要谈癌色变:“食管(壁)有五层,你的病灶局限在黏膜层表层,早期食管癌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还是非常安全的微创手术,术后复发率不超5%。”

    这下金大爷稍稍放宽了心,缪医生为他安排住院,做了胃镜下粘膜剥离术,手术只花了一个小时,术后一礼拜就出院了。缪医生说金大爷是幸运的,“如果是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就要进行开腹手术切掉食管,手术的创伤大、风险大,术后并发症也多。”

    金大爷在住院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消化道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难以发现。回家后他没闲着,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给亲朋好友,提醒他们进行体检。40多位同村村民听了进去,自发来到宁大附院做胃肠镜检查。“在这些村民中,发现了5位早期胃癌患者,都已经通过手术治愈了。”缪医生介绍,胃镜检查是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最可靠方法。

    逃开“死”的魔咒!

    是否能安享晚年

    可能就看一次胃肠镜的选择

    她多年来坚持随访

    听从医嘱抗癌成功

    同样幸运的还有79岁的荣奶奶,因为常年受萎缩性胃炎困扰,她成了宁大附院消化病中心的忠实粉丝,一直找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叶国良随访。“每年都来做胃镜,胃息肉也拿掉两次了,去年年底叶医生建议我做个肠镜。”因为自己肠道内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而且听人说做肠镜有点痛苦,荣奶奶就很害怕,有些抗拒。

    经过叶囯良主任的专业分析和耐心开导,荣奶奶最终接受了肠镜检查,这一查就发现有七八个肠息肉,其中一个直径将近3厘米,叶医生判断这是早期肠癌,需要马上切除,“肠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带蒂的、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常常是良性的;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溃疡的,恶性的机会较大。当然,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当时荣奶奶的儿子想要接她去上海医治,荣奶奶拒绝了:“要不是叶医生提醒,我都不知道已经得了癌症,我相信他的医术,而且上海医生也没有那么了解我的病情。”

    接着荣奶奶顺利完成了手术,病理切片显示确实是癌前病变。“如果没有做肠镜,没有及时发现,三五年后就会变成进展期癌,高龄病人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等情况,晚年生活就会很痛苦。”叶医生介绍道。

    在宁大附院消化病中心,每年做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微创治疗的约有200人,但是他们做完手术后依然是消化道癌的高危人群,叶医生拿结直肠癌举例:“息肉切除后,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没有改变,这片土壤还是容易滋生息肉的。息肉可能会复发,还有可能演变成癌。”因此息肉切除并不等于解除了癌变警报,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病人随访依存性不高的问题,降低失访率,宁大附院消化病中心今后还会不定期举行消化道早期肿瘤病友会,组织消化道早癌公益筛查,并从2年前开始研发随访系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集中管理,今年系统正式上线了,病人只要用微信扫一扫就能绑定信息,接下来一到随访时间系统就会自动提醒。

    “以前我们是人工提醒,打电话过去,效率也很低,现在时间节约出来可以更好地做消化道癌的宣教科普和早期筛查工作。”叶医生提醒,预防消化道肿瘤说难也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高危因素,定时进行规范的筛查,就能在早期阶段消灭它!

    记者 孙美星 见习记者 虞颖灵 通讯员 朱依琼

    链接 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 消化病诊疗中心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2015年成为浙东区域消化病专病中心,2016年成为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2019年成立宁波首个消化病研究所——宁波大学消化病研究所,现已成为浙东区域消化系统疾病医、教、研中心。

    2020年,医院推进学科中心化发展,整合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镜中心等科室,打通内外壁垒,成立消化病诊疗中心。消化病诊疗中心设有门诊、病房、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室、消化放射介入中心、消化疾病研究所。其中消化内科现有医师22名,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6名,获得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15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学科带头人叶国良主任医师曾获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被授予“宁波名医”。

    2020年8月,消化病中心搬迁新址。消化内科拥有两层的独立病区,开放床位扩大到82张,消化内镜中心占地1600余平方米,拥有10个内镜诊疗间,拥有全市唯一的Spyglass系统,使胆胰疾病诊治迈入“直视、精准”时代,为我市胆胰疾病微创诊治提供全新途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