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宪卿第,俯首皆是宝藏

通济桥与舜江楼

    宪卿第社区,位于余姚凤山街道。

    这块不过0.5平方公里的区域,曾是旧时余姚县衙所在地。1995年余姚市政府搬迁前,这里是余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余姚历史上的大事件,都与这里息息相关。见证了余姚沧桑巨变的通济桥与舜江楼,至今依旧巍然屹立,而去年刚开街的阳明古镇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则簇拥在侧。

    余姚姚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诸焕灿告诉记者:“宪卿第斑驳瓦砾,飞檐翘角,每一处都是鲜活的过往,脚底下的每一段路,俯首皆是宝藏……”

    秘图山上“续兰亭会”

    77岁的诸焕灿是余姚颇具知名度的本土文化研究学者,他长期耕耘于文史领域,著述颇丰。如今他依然居住在王阳明故居对面的老房子里,虽然清简,却能朝夕守望先贤,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对宪卿第街区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诸焕灿了如指掌。

    汉魏以后,御史衙门别称为宪台,将任职御史的人称为“宪卿”,“第”乃府第、住宅之意,由于此地曾有任职御史的官员府第,故称之为“宪卿第”,社区因此得名。

    “这里人才荟萃,文风浓郁。”诸焕灿说。在原来的余姚县衙东侧,有一个考棚,是县试秀才之所。从宋代至清代,这里考出了680多名进士,或入仕途,或成为文化名人,为祖国的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横穿通济桥、舜江楼,来到府前路南路口,旁边一条小路,竖立着一块指示牌,叫“秘图山路”。

    “现在的新大新商场所在地正是以前的秘图山,这也是以前余姚县衙旧址。”诸焕灿告诉记者。

    秘图山是一座小山,高仅20多米,山岩奇特,洞壑相贯,小巧玲珑。传说大禹治理姚江时将秘图藏匿于此,故名“秘图山”,其南麓有一小湖叫秘图湖。不过,秘图山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却是“续兰亭会”。

    中国民俗自古就有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俗称三月三),亲友聚集到水边嬉游、采兰,用来驱除邪气,称之为“修禊”。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东晋名士王羲之与好友、宰相谢安等42位文人雅士,欢聚于会稽(今绍兴)兰渚山兰亭水边,行修禊之事。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汇编成《兰亭集》,千古流传,兰亭盛会因此名声大噪。

    而一千余年后的元代(1360年),江浙行省左右侍郎中刘仁本也来到秘图山、秘图湖,仿照当年兰亭会的布置,疏流泉、筑曲水、植卉草、种篁竹,并建“雩咏亭”,同样邀来了当时的42名士汇聚于秘图湖边,曲水流觞,品酒赋诗,行修禊之事。事后,他们将诗文汇总成集,请四明篆刻大家胡伸瑛镌刻于石碑,由江浙行枢密院都事谢理篆额,书“续兰亭会”四个大字。其中,刘仁本写的《续兰亭诗序》,全文保留在《光绪余姚县志·金石》卷中。

    陆恒和王阳明的师徒故事

    从秘图山路出来,经城隍庙拐进合宝弄、县东街、府前路等小巷,可以看到一些留存的老屋,有蒋氏洋楼、叶家墙门、史家墙门、周家墙门、叶氏举人房等等,但诸焕灿告诉记者,这里流传最广的还是住在原来宪卿第7号的主人、王阳明启蒙老师陆恒的故事。

    陆恒幼时即有神童之誉,长大后学问渊博,对程朱理学有着专门研究,人称“姚城名儒”。他与王阳明父亲王华、泗门的谢迁、梁弄的黄珣是知心学友,经常切磋学问,并结成会社,陆恒被推举为社长。

    后来,谢迁、王华先后考中状元,黄珣考中榜眼,均入京师为官,而陆恒仍在余姚城里授业解惑。王华考中状元后,便将年仅10岁的儿子王阳明托付给陆恒教导。

    王阳明每天背着书包从瑞云楼出发去陆恒家中上课。但他小时候比较顽皮,经常逃学,约上几个小伙伴,躲到武胜门桥洞里去下棋,连吃饭都顾不上。陆恒只好向家长王夫人“告状”,四处寻找,把王阳明“抓”回学堂。

    时隔三四年后,有一天,陆恒问王阳明几岁了?王阳明说:“甘罗十二为上卿,与我同年。”甘罗是战国时代人,聪明极顶,12岁时就奉事秦相吕不韦,因出使赵国有功,封为上卿。

    陆恒见王阳明自比古代神童甘罗,甚感惊异,“小小年纪,就想做上卿。你可知道做上卿需要多大才能?”谁知王阳明却答:“我不想做上卿。”

    陆恒深觉奇怪,便追问:“读书登第不是读书人的第一等要事么,不想做上卿,你想做什么?” 

    王阳明说:“读书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重要事。”

    “那你想学哪位圣贤?” 陆恒更觉有趣。

    “孔子、孟子、程子、朱子,先贤众多,学众贤之长而已。”王阳明回答得很轻松。

    陆恒低头思忖:“小小年纪,有此理想,此子前程不可限量。只是说话口气太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日后艰难是不会少的。应该予以严加管束,压压他的狂气才好。”后来王阳明的一生经历,果然如陆恒所预见:名高位隆,遭受强权排挤,在艰难中度过一生。

    但恩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王阳明始终铭记于心。当他担任赣南巡抚时,名高天下,对陆恒依然尊敬。每每回余姚探亲,必然要到老师府上去拜候。有一次还特意为老师题写了“理学旧居”的匾额。此匾额在文革时期被有心人用石灰涂掩,才得以保存下来,今由余姚文物保护部门收藏。

    “抑抑堂”里的戏剧家

    “在宪卿第社区的历史上,曾经还住着一位明代著名戏剧家叶宪祖,他是余姚四先贤之一黄宗羲的老丈人。”诸焕灿告诉记者,叶宪祖家就在现在的阳明小学操场南侧、石化公司的东首原称“抑抑堂”的一所古建筑群内。

    叶宪祖53岁考中进士,任新会知县,以治绩优异,调京任御史,后来得罪魏忠贤,被削职回原籍。

    叶宪祖擅长文辞,酷爱音韵声律,公事之暇即填词作曲,从事戏曲创作。在他考中进士之前,即与精通音律的前辈研讨声韵音律,订正文句,讨教写曲奥秘。他与当时知名的戏曲家吕天成、王骥德等交谊甚厚,时以词曲共勉。

    他被削籍家居之日,即全身心投入到戏剧创作。他的作品风格不专求典雅,常以街谈巷语入曲,其“词以自然取胜,不肯镌琢”,很有特色。黄宗羲称他的剧作“直迫元人,与之上下”“词家之有先生,亦如诗家之有陶、韦也”“公古淡本色,街谈巷语,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

    同时,叶宪祖又非常重视舞台演出,每当剧本脱稿,即叫伶人排演,边排演边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他的剧本往往有感而发,以历史故事来影射现实,抨击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及官场中的势利小人。有不少剧目情景交融,言辞恳切,壮中含悲,舞台效果极佳。

    叶宪祖受“吴江派”首领沈璟影响较深,又是“吴江派”中创作量较为丰富的剧作家,今知有《玉麟记》、《鸾鎞记》等杂剧二十四种,传奇七种。此外尚有诗文集《白云集》、散曲《古乐府曲集》等。明代以后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戏曲剧目,甚至现今还在推出的个别新戏,都会与叶宪祖最初的版本有着某种联系。

    “‘文献名邦’名不虚传,单单一个宪卿第社区的文化底蕴就非常深厚,值得后人深度挖掘传承。”在给记者讲述完几个经典的故事后,诸焕灿意犹未尽。

    尽管年逾古稀,但诸老依然在不断探索,白天走访研究,夜里敲击电脑码字,笔耕不辍,而余姚的本土历史文化也在如他一般的学者们的推动下得以发扬光大。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诸焕灿/文

    记者 张晓曦/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