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清宁波的“三百六十行”(下)

——小吃摊

    田 力

    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里,小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古历练,仍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所谓小吃,就是在正餐之外,用以消闲和点补的风味食品。中华小吃历史久远,古时称“小食”。晋人干宝所著《搜神记》载曹魏术士管辂语“卯日小食时必至君家”,其中的“小食时”指的可能是早餐之时,与正餐相对,并不直接指示食物。又如《梁书》昭明太子传上所言:“京师谷贵,改常馔为小食。”这里的小食,意为较简便的饮食,不一定专指早餐。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市场活跃,市肆制售小食已具相当规模。此时,小食又被称为“市食”,顾名思义,即为集市上出售的食物。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这“市食点心”具有取食方便、价廉物美的特点,尤其受到市井百姓的欢迎。周密《武林旧事》描述南宋临安的吃,共7大类235种食品,在“市食”名下即有“果子、菜蔬、凉水、糕、粥、鲊、蒸作从食”等类,品种之多,令人咂舌。明清以降,由于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的不同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原因,小吃不仅种类丰富、款式多样,而且在选料、口味、技艺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可以这样说,小吃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成果,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饮食审美意趣。

    晚清宁波的街头小吃众多,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也引起了英国传教士柯播义的注意,他在《中国人自画像》中专辟一章介绍宁波的“小吃摊”,并且配上好几幅摹绘精细的图画,极为生动。或许在他眼中,小吃摊一头暖着市井百姓的胃,一头连着摊主的生计。这摊位便是城市烟火气的所在,是宁波普通百姓生活最真实的一种体现:

    “我的中国朋友提供的线描画中至少有四幅是与烹饪艺术相关。在精准度上,连照片也很难超越这些图画。它们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市井生活中一些最普通的方面,并非刻意摆拍,而是来自日常的生活场景。正如图中所示,小摊是由摊主背在背上,然后在街上某个合适的角落安顿下来,直到所有的食物都被买完为止。这样的小摊常常出现在深夜,甚至一直待到四更之后,摊主希望能够吸引一些从乡下做完生意回来的散客,或是一些从声色场所出来的瘾君子,他们吸食鸦片,在吞云吐雾中恢复了活力,胃口大开。我无法一一描述图中汽锅里盛着的、以及各式各样的茶壶和八个小抽屉里放着的所有那些东西,只有摊主才知道,而且其中许多东西在我们国家没有对应的名称。根据我偶尔的观察,我发现诱惑我们味觉的主要食物,是一种非常小的用米粉做的汤团,里面裹着甜甜的馅,并且在甜汤里炖着。那个弯着腰的男人,看上去像在抽烟,其实不然,他正在通过便宜又简单的风箱吹气,使炉里的柴火或炭火烧起来。这个工具是由一节竹子做成,竹节处还被钻了一个小孔,因此人从肺部呼出的气流全都聚集在这个小孔里,没有一点浪费或者漏气。铁匠铺里的火炉使用的是一种更加有效的风箱,我会在《铜匠》一章中介绍这部分内容。

    从这个便携式的小吃摊上挂着的两个纸灯笼,我们可以知道摊主正在为夜间的客人开设‘餐馆’。他的外表和衣着显示出他的收入微薄,很少能够品尝到他的顾客们狼吞虎咽吃下的甜食。一碗米饭,一点调味的咸菜、绿色的或者棕色的海带,这便是他早中晚三餐的主要食物。但是,他并没有抱怨命运不公;相反地,当他用两根筷子把碗里的饭菜扒拉进自己的大嘴时,可能还会即兴发表演讲。毫无疑问,他庆幸自己出生在盛产稻米的地区,还会同情那些靠啃硬面包或者饼干度日,偶尔吃一片嚼不烂的、半生不熟的羊肉或者牛肉的外国人,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那些多次在中国内地旅行,而且至今对于中国食物抱有信心,甚至将自己的食物篮子丢在身后的外国人可以证明:文中版画所展示的这些小摊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你会发现,一个村子无论有多穷,都能给你提供热乎乎的食物以补充体力。在旅途中,即便是在偏远地区,你也绝对不用担心会被饿死。或许提供给你的仅仅是一碗豆浆或者一块豆饼;或是包在芭蕉叶(可能指粽叶——译者注)里煮熟的、剥开后蘸着糖吃的三角糯米团子;又或许是一些类似于香肠一样的东西:将猪肉和香葱剁碎,再加入面粉和蛋清用以增加粘稠度,做成像个大核桃那样的肉丸。这些,再加上一碗冒着热气的米饭,将会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当你准备再次踏上行程时,这里小摊上热腾腾的、塞满猪肉丁和糖块的包子将吸引你驻足;或者,如果你想来点清淡口味的食物,那么会有各式各样的糕点、饼干,以及不同种类的蜜饯可供选择。

    尽管在中国旅行的人,常常会在他们的书中提到蚯蚓、蜗牛、老鼠、小猫和小狗,但幸运的是,在中国的菜市场和小吃摊上很少见到它们。人们无需担心,可以尽情享用放在他们面前的食物。或许并非总是可口的——俗话说‘众口难调’,但他可以放心,注重感官愉悦的中国人肯定不会严重违背美食的法则。”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有诱惑力的小吃当属糖果了。《中国人自画像》第四章介绍了卖斩糖的小摊。所谓“斩糖”,其实就是麦芽糖,需要用刀“斩”下后才能卖出,因此而得名。柯播义结合该章配图描写道:

    “你一定注意到图中摊贩带着两个篮子,确切地说,是两只桶:一只盛放着用各种方法做成的糖果,另一只装着制作它们所需要的火盆和其他器具。当他走街串巷时,他会把放在身边的那条短杆(指扁担——译者注)扛在肩上,短杆两端的钩子上各挂一只桶。听!他正用一块扁平的铜片敲打小铜锣,用叮叮当当的响声来招揽顾客。每种生意都有其独特的叫卖声,有些是人的吆喝声,有些则像卖糖果的一样是器具的响声。看!有个小淘气一路跑着来买糖,就好像手里的钱烫得快要拿不住一样。你可以看出他的年龄很小,因为他的辫子还没有长好,剃着光头,只留有两绺头发,被扎在一起,形状如角,上面还绑了一块红绸布。尽管年幼,但他对手里的钱还是很有想法的,很有可能想去转一下糖果摊前那个有趣的转盘,看看自己是否能把手里的钱变成两倍价值的糖,还是什么也得不到。这种赌博思想甚至在孩童时代就很强烈了,尽管摊贩获胜的几率更大些,但他还是抵挡不住这种诱惑。想一想,万一能够赢得两份糖果呢?如果输了,他就站在旁边看别人来转。如果赢了,他便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开开心心地跑回家。孩子就是孩子,全世界都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欢乐方式,喜爱甜食的天性永远不会改变;若真能改变,那这些可怜的糖果小贩又该怎么办呢?”

    总而言之,柯播义对于中国饮食可谓是推崇备至,他这样称赞道:“无论别人如何抨击中国人的生活,但我仍要大胆说出自己坚信的观点:没有几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生产出如此丰富、廉价而又美味的食物,更没有几个国家的人民能和中国人媲美厨艺!”

    图片均来自于《中国人自画像》插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