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01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交通末端”到“桥头堡”

象山港大桥:推开“蓝色大门”,走近“斑斓海岸”

    “夕阳西下,海面上金光闪闪,经常有路过服务区的车主或摄友跑来拍照,也算是个‘网红打卡点’。”象山港大桥服务区主任俞赛格说。象山港大桥服务区背靠西沪港。清代诗人姚燮曾留下 “东西塔影远云遮,冉冉炊烟接下沙。日落海山僧馨寂,一行飞雁入洋芭”的诗句来描述西沪港的美,也为曾被誉为“宁波最美服务区”的象山港大桥服务区注解。

    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建成通车,不仅使“天堑变通途”,也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渔牧风情展现在世人面前,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和眼界。

    从“交通末端”到“桥头堡”

    4月28日上午8点半,记者开车从宁波东部新城出发,大约50分钟后抵达象山港大桥服务区。

    象山港大桥位于象山港海域上,于2012年12月29日凌晨通车运营。自此,天堑变通途。

    象山港大桥从象山县黄避岙乡穿过。“原来我们这里是交通末端,现在成了整个象山的‘桥头堡’,跻身宁波半小时经济生活圈。”黄避岙乡党委委员王琮说。

    在黄避岙乡白屿村马滩见到养殖户盛亚红时,她正打算下海去捞海带。每年三四月是捞海带的旺季。除了海带,她还养殖紫菜。

    “自从大桥开通后,周末、节假日多了不少游客。我家的紫菜大多是被游客买走的,尤其是头道紫菜,每公斤能卖260元,很多游客都是5公斤起买。”

    “我们的东西都不愁卖的。”黄避岙乡分管农业副乡长张楹语气中充满自信。大桥的开通,让包括海带、紫菜、海苔在内的“西沪三宝”声名远播,2020年销售总量达1832吨。

    从渔村到景区

    隔着大老远,就看到黄避岙乡沪港村“西沪人家”2号民宿的女主人王雪青站在路边冲记者招手。她经营的民宿于2017年开业,是沪港村最早的3家民宿之一。4年里,民宿“留住”了一大批回头客。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中旬。

    王雪青原本在宁波、象山等地做生意。开民宿的3层小楼,原本也是用来自住的。大桥开通后,象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这让她有些蠢蠢欲动。

    4年之后回头看,王雪青站对了“风口”。

    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从2016年起,我市选择了一批地域相邻、文化相近、生态相似、经济相融的农村,推出以环境洁美、生态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文明示范线,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盆景”向“风景”转变。象山的“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就是其中之一。

    在“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建设的推动下,沪港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渔牧风情、独特的滩涂文化为支撑,倾力打造“渔家风情馆”“西沪讲堂”“西沪棹歌”“西沪三宝”和“西沪十碗”等,将渔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从出去到回来

    润土竹根雕工作室坐落在沪港村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里,工作室的主人是市工艺美术大师吴晓华。2015年,大桥开通两年多后,他从上海回到家乡象山,潜心创作之余,还致力于非遗文化竹根雕的传承。

    吴晓华说,虽然象山是“中国竹根雕之乡”,但在很多本地人眼里,竹根雕不过是门手艺,“即便是从业者,也未必懂‘文玩’的概念,去上海是为了拓宽眼界,如今大桥通了,相互往来方便了。”

    如今,黄避岙乡正在兴建竹艺研学馆,计划在2021年年底开馆,采用竹艺作品展示,艺人坐班,学生研学等形式,让非遗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

    “回归”已经成为大桥通车后黄避岙乡,乃至整个象山的一个关键词。

    黄避岙乡政府所在地龙屿村因“孤悬海滨,蟠曲如龙”而得名。将车停在龙屿村口的龙山湖边,拾阶而上,恍惚间,感觉这并非一个村子,而更像是一座公园,有山,有湖,有长廊,有亭台楼阁,有登山步道。

    “这一切都离不开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乡贤积极参与和帮助。近年来,他们纷纷回乡投资兴业,兴建了10多个各类重点工程,才有了如今龙屿村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王琮说。

    去年,龙屿村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100万元。

    “近年来,为完善龙屿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乡贤们更是倾尽全力引入民宿项目,一个投资3000万元的大型高端民宿项目将落地龙山公园。项目选址龙屿村,不仅因为这里的自然资源优势,也因为乡贤们助力家乡发展的执着。”王琮说。

    (特别感谢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大力协助)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蒋则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