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优质均衡” 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认真学习的孩子

北仑区梅山学校教学楼

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中兴中学

    建立适合每个个体的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宁波坚持学校类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着力打造适合每个个体的教育与学习体系。鼓励学校形成完整的学校特色发展模式,形成“一校一特”、“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在宁波效实中学、镇海中学、宁波李惠利小学等一大批全国著名特色学校基础上,推出“1122学校特色升级工程”,重点培育10所学术性普通高中、10个科创教育基地、20所学科特色高中和20所项目特色学校,让宁波成为国内一流高品质示范普高的地区。

    给学生提供满足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一切可能性的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让优质均衡的教育润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未来,宁波教育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是高科技把我们两所学校的同学联结在了一起,我们仿佛身在同一个班级,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利用“互联网+”平台,宁波市惠贞书院小学部和江北区修人学校的学生正在开展同步互动教学。和这两所学校一样,宁波当前共有283所学校参与“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将城区优质资源向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输送,让所有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宁波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和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美好期待。白峰小学位于北仑区东部,是一所农村公办小学。6年前,王子明通过北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学政策入读白峰小学。如今,王子明的父母已经在北仑城区买房落户,王子明本有机会转去城区小学读书,可他还是选择留在白峰小学。“这里的老师很有责任心,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成长。”王子明的妈妈说。在宁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让孩子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读。

    宁波的教育改革发展向着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力:全市投入资金14亿元,共完成改薄学校104个,改造面积58.5万平方米,全市标准化学校达标比例为98.33%;全市适龄学前儿童入园率达99.8%,其中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92.5%;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6.9%……以优异成绩交上了一份“优质均衡”的高分答卷。

    2018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满堂红”。2019年江北区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全省二个之一)。

    随着区划调整,宁波海曙区由8个街道拓展至17个街道(镇、乡),辖区内中小学数量增加了3倍。怎样加速城乡学校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2017年初,海曙区组建了海曙中心小学等5个教育集团,通过校长联席会议制度、骨干教师跨校交流、教研共享、学生互动等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海曙区,集团化办学并非“一拖多”,即仅仅依靠优质学校的“火车头”作用,而是启用“动车组”,给集团内每一所学校都装上“电动机”,促进教育质量共同提升。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城校带乡校”“以强校带弱校”“以名校带新校”……宁波将优质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283所学校参加“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全面推动区域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如何在教育现代化历程里,彰显“人”的基本价值?在宁波教育人看来,就是要让人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五年来,宁波积极推进学校育人治理体系创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