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志愿者齐心协力,“五一”期间都在“加班加点”改造

这里有个“邻里花园”,很小,很暖

居民们正在改造小区花园。通讯员供图

    远处有假山,脚下是鹅卵石,眼前花开满园,是不是这样的景致,才称得上“邻里花园”?那可未必!在北仑区大碶街道岩河社区嘉元茗楼小区,也有一片风景,虽说只是入口左侧一方长约8米、宽不到1米的花坛,可在这个只有95户的迷你小区里,这个花坛堪称居民心中的“最美”。

    “五一”期间 “加班加点”改造花园

    嘉元茗楼的规模很小,只有一栋居民楼,六层高,每户面积在四五十平方米,格局类似酒店式公寓。从大门入内,一眼看遍全景。

    这里的“邻里花园”,位于入口左侧,紧挨围墙,是一方用30厘米高的砖块垒起的狭长型花坛。

    虽迷你,布局却看得出用心。废弃轮胎经粉刷上色,或挂在墙面,或倚靠一角,自成风景;自行车造型的花架搁在墙头,错落摆放着几盆绿植;月季、五色梅、茉莉、玉簪等花卉风中摇曳,藏在一丛绿色里的小雏菊正努力生长……

    一个星期前,这个花坛还是光秃秃的,没有杂草,也看不到勃勃生机。可推开家门,谁不想要一片美景呢?既然小区公共空间实在有限,不如在花坛里做做文章。

    早两年,社区成立了一支由小区在册党员、小区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和社工组成的“红管家”队伍,旨在服务小区治理,其中有一位“红管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老师封思勇,就住在辖区领尚小区。这回,社区做了资源整合,与他的团队对接,为嘉元茗楼的“邻里花园”出谋划策。

    参与改造的除了社区“红管家”、志愿者,还有小区业委会成员和数位居民,大家分工合作,松泥土、安装木栅栏、栽种鲜花、布置小景,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就连“五一”小长假期间都在“加班加点”。

    曾经的小区脏乱差,就是个“烂摊子”

    记者了解到,嘉元茗楼建成于2007年,因为小区规模小、盈利少等原因,原物业公司6年前就退出了管理。“真空”模式下,这里曾经是个“烂摊子”:有限的公共空间堆满了垃圾,电瓶车充电全靠高空飞线,房顶渗漏,每家每户都把杂物堆放在外……

    2019年年初,岩河社区成立,社区党委书记陈红萍“履新第一仗”就是要改造嘉元茗楼,而这也是居民们迫切需求的。

    在社区牵头下,小区有了“主心骨”——由5位成员组成的业委会。

    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造工程,在2019年5月按下了“启动键”。

    “红管家”、小区业委会成员等十几位居民参与其中,大家出力的出力,有技能的出技能。

    大家齐心协力改造,小区有了新面貌

    率先整治的是距离入口10余米处的垃圾场,在将垃圾陆续清运后,地上的杂草裸露出来。大家挥起锄头、铁锹除草,平整、硬化地面,用黄色油漆规整施划了多个停车位。

    “小陈啊,我30年没拿起锄头这么干活了!”业委会主任王佩君当时说的一句话让陈红萍记忆深刻。可说归说,王佩君照样每天出现在“工地”。

    塞在楼道角角落落里的垃圾、杂物也被“蚂蚁搬家”式地运下来。有个企业老板在这栋楼里有几套房,得知垃圾要靠大家清运时,他产生疑惑。“这种活儿花几百元请小工来干,不就行了?”可看到陈红萍和居民们亲历亲为,他也卷起了袖子。一个废弃的三人沙发搁在6楼过道里,常年阻碍通道,为了把它挪下来,这位老板和大伙儿费了好大的劲。

    小区入口处的花坛原先并不存在,是武俊珍和老伴从隔壁小店借来三轮车,到附近工地拾来旧的砖头,和居民们慢慢垒起来的。

    “小区特别小,但也特别暖”

    白天各忙各的,晚饭后下来干活,有时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居民们慢慢有了这样的默契。与此同时,社区也在不断给嘉元茗楼的基础设施“打补丁”,包括屋顶补漏、墙体刷白、地砖更新、消防设备安装、电瓶车充电桩装配等。

    两年来,热心居民把这个“家”管得很牢,业委会副主任邱汉浩更是成了小区的管家。门禁坏了,自己修;污水井堵塞,自己通;楼梯栏杆缺了个口,就用铁丝缠网补“漏”。

    “小区特别小,但也特别暖!”一路带着嘉元茗楼“重生”的陈红萍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王燕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