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亭与金山廊桥 |
|
古碉楼 |
从奉化溪口镇上出发,过亭下湖一路西行进山,可至明溪村。 此一路山水毓秀,风光无限。白墙黑瓦的村落散落山间,长达38公里的西晦溪之水一路相随。陪同记者进山的奉化文史研究者裘国松说,西晦溪乃剡溪的源头,而剡溪经奉化江、甬江奔流入海——西晦溪也即省水文部门认定的甬水之源。 西晦溪有“九曲”之说,每一“曲”所在都是一个大村。明溪村位于“九曲”之“二曲”,由原晦溪村为主的4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已接近源头。 明溪村,是西晦溪流域最大的村落,南与嵊州接壤,北与余姚相连,地处交通要塞。从其宋代始迁之祖算起,少说已有八九百年历史,这里留有丰厚的人文遗产。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景点:廊桥、碉楼、古道 明溪村地处深山,有大溪流经,是藏风纳水的理想之所。整个村庄临溪而筑,层层叠进。 村口有一座高高的金山亭,与之相连的是金山廊桥,横跨于西晦溪之上。据村民说,廊桥始建于清末,由当地先民集资而建,曾是出入外界的必经之路。 如今的金山廊桥,呈南北向,为双孔石木结构,全长28米,宽4.5米,桥墩为条石叠砌,上建单檐廊屋,十一开间。桥面铺设木板,两侧设置全木封闭式护栏,安有长条木椅,供行人憩息休闲、躲风避雨之用。气势最宏伟的还属廊桥的桥墩,上游方向呈三角尖形,可有效减少水流对桥体的冲击,从其叠石的恢弘结构及河流宽度看,可以想象山洪来袭之汹涌。 明溪村还有一处难得的所在,古碉楼,这一建筑在整个江南地区都相当少见。村民口耳相传,此碉楼是百年前村民为防范土匪、强盗扰民,自发出资出力所建,是保村安民的防御工事。 碉楼呈六角形,分三层,外围由黄泥夯成,总高约10米,中层设有瞭望孔和枪眼,最高层为木结构搭建,如今是村里最好的观景平台。碉楼还做全村广播站用,一层有简易电台设备,连接村里的大喇叭。村干部说,这套设备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 站在碉楼上,隐约可以看到坐落在村西北角的明溪古道,公路尚未开通之前,这条古道是西晦溪上游壶潭、明溪等山民入溪口、连嵊州、接余姚的要道。相传,该古道曾是“浙东唐诗之路”的东支线,也是文人墨客转探四明山腹地诸景的要道之一。 传说:晦翁曾到此地 明溪村以单氏为主姓。宋时,始迁之祖名叫单邦彦。据说,他是从浙江东阳一带游历至此,见群山环抱、涧水淙淙,感觉是理想的栖身之地,遂迁居而来。 单氏在此发族后,村名始称汇溪,也写作渭水。传至第七世孙单钦,字崇道,才德超群,官至国史检阅。宋端平二年(1235),单钦开修单氏族谱之先河,特邀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作序。单钦还与朱熹交好,致仕归隐后,自号“东隐”。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为“朱子”。他曾任浙东巡抚,据载,其人曾在南宋乾道年间至奉化讲学,影响深远。 据说,朱熹入奉时,曾专程拜访单钦,并赠诗一首:“东隐人兮何处寻,看来只在白云深。围棋心事卑商岭,报瓮情怀尚汉阴。晓日三竿安稳睡,春风两屐短长吟。红尘世路休相问,管取陶风酒独斟。”小山村来了全国出名的大学者,是件了不得的事。为了纪念两人的友谊,单钦在乡人的附和下,将村名改为晦溪。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年号晦翁,一辈子虽几次改字号,一直保留了少年时期老师刘子翬所赠与他的一个“晦”字——木晦于根而旺,为人也要独善潜晦,低调行事。 清光绪《奉化县志》对此也有载:“朱晦翁过访汇溪单钦,遂改村名为晦溪,以纪念晦翁。”但在本地方言中,“晦溪”音似“晦气”,2004年,奉化市区域调整时,晦溪更名明溪。从此,旧村名成了历史的记忆。 遗踪:何处“著书坞”? 相传,明溪村有一处地名叫“著书坞”。偏远山村中,何以会有如此风雅的地名?据奉化文史研究者裘国松说,这个故事与单钦的儿子单庚金有关。单庚金当年在村里搭茅棚著书的地方,代代称作著书坞,沿袭至今。 单氏读书有家训:“富贵功名半由人力,半由天定;读书者首要为明理修身,真者乡居守节,贤者远游报国。”作为单钦之子,单庚金少承家学,克自勉励,南宋咸淳六年(1270)登进士,举漕试预两浙乡荐,以母丧不出。 裘国松曾对单庚金其人有详细的考察,还从古籍中翻到了单庚金与戴表元的一段交游。 据载,奉化籍南宋进士、元初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曾这么评说单庚金:“明经之学者单氏,讳庚金,字君范。君范初与余俱以词赋行州里间,有徵名。”后来,比单庚金年轻6岁的戴表元中了进士,而单庚金却一再不得志于科举,弃学而他游。宋亡后,单庚金绝意仕进,深居晦溪山中三十年,日夜取读古圣贤的经传遗言,最终成为一代学者。 据说,单庚金就在离村三五公里外的后山上辟一室,潜心理学,闭门撰书。他著有《春秋三传集说分纪》五十卷,为学儒后人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又解春秋正经,撰《春秋传说集略》十二卷;还研读《论语》,并取舍历代文本,撰写了《论语增集说约》若干卷。《新元史》和《浙江通志》对他的生平和儒学著述均有记载。 在主攻儒家经典之余,单庚金还重拾年少时的爱好——五七言诗、拟古乐府的创作,成为一位饮誉明州的诗人。作品编成《晦溪处士馀力稿》,《全宋诗》收有他的诗作。 裘国松告诉记者,那时,单庚金与辞官归里的前辈剡源乡里人陈著,心气相同,时有唱和。陈著是南宋理宗宝祐年间的进士,做过白鹭书院山长、太学博士,也是南宋一位知名的诗人,宋亡后隐居雪窦山中。陈著对单庚金这位家乡晚辈十分钦佩,给他许多慰藉与鼓励。陈著在《送别单君范》中的句子“送到溪头重回首,东风吹不住垂杨”,堪称送别诗之佳句。 单庚金死后,戴表元为当年的这位师兄作了一首挽诗:“竟抱遗经死,斯人也可哀。传家一双足,涉世万牛回。白屋身空脱,青山手自开。樵苏且莫近,玉树炯泉台。”戴还为他撰写了墓志铭,表达对单氏的敬意。 造访明溪村时,裘国松一直对寻找“著书坞”的位置念念不忘。所幸在金山亭下遇见两位老者,居然知道这个地名,并告诉他“香樟树下,发电厂对面,榨米厂后山即是”。寻址而去,旧日书棚自然不在,远见山头草青,竹风摇曳,也算是对先人的一份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