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助残日 我们能做些什么?

志愿者为托养人员演奏音乐。

    以购代捐

    扶残助残爱心义卖 线上火热开启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宁波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决定从5月16日开始发起“扶残助残办实事 有你有我显真情”为主题的大型义卖活动。

    活动以线上和线下互动的形式进行。其中,线上活动将持续到5月30日。其间,爱心人士可进行线上下单,线上购买可选择自提或邮寄。线下活动则在5月23日当天,各大活动地点将分别设立爱心摊位,采取几大片区线下联动义卖。线上购买选择自提的爱心人士可凭购买记录于5月23日当天至轨道交通鼓楼站甬城惠客厅进行自提。

    选择线上购买的话,爱心人士可以点击https://wxa3403025fcdeab52.97866.com/web/链接,下单购买;也可以扫文末二维码下单;或者关注“宁波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公众号,进入页面点击“我要捐赠”选择“志愿商城”,下单购买。

    此外,市民可以在5月23日,到鼓楼步行街、轨道交通鼓楼站甬城惠客厅活动现场进行线下购买。

    义卖所得善款,将用于残障人群困境家庭帮扶,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治疗及资助扶残助残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记者 林伟

    见习记者 王昱汀

    通讯员 巩俐

    志愿服务

    从身体上和精神上帮助他们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当天下午,随着萨克斯奏响《我和我的祖国》,海曙区卓远愈养中心的百余名托养人员度过了一个充实的节日。海曙区“一人一艺”文艺志愿服务团队的7名文艺爱好者为他们带来了多个作品的演奏,宁波市康复医院的志愿服务团队为托养人员做了康复服务。

    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这是卓远愈养中心特殊人群关爱志愿服务项目的一次日常活动,这一项目探索实践“社会组织 康复机构 专业志愿者”的服务机制,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摆脱疾病走出阴霾。

    助力精神残疾人员回归社会

    跟传统的封闭式康复理念不同,卓远愈养中心开始向开放式、半开放式病房转变,病人不再局限于狭窄的病房,而能走出病房,参与一系列活动,譬如烘焙、书法、手工等,这对促进精神障碍人员早日实现行为自控、生活自理、辅助性就业以及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精神残疾人康复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自2019年起,已有多支志愿服务团队为托养人员带来服务,其中由宁波市康复医院志愿服务团队提供的康复服务和由“一人一艺”团队带来的文艺志愿服务是托养人员最需要的。

    以宁波市康复医院为例,他们组建了一支由27名党员及副主任以上康复医师、中级以上康复治疗师与康复护士为核心成员的专业康复医疗团队,根据卓远愈养百余名托养人员的具体康复需求,开展个性化、差异性的康复医疗志愿服务。

    根据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身体的康复是一方面,精神世界的充实也同样重要。

    16日下午,为托养人员带来乐器演奏的,是东海萨克斯乐团的成员们。

    《半个月亮爬上来》《梁祝》等耳熟能详的歌曲,经萨克斯演奏后,久久回荡在卓远愈养中心;江南丝竹的代表作——《春晖》也吸引了不少托养人员;此外,团队负责人白桦以聊家常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二胡、中阮等乐器知识。

    “现场气氛很热烈,不少人有共鸣,有的跟着我们的节奏打拍子,有的连声叫好,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今天以欣赏为主,以后我们会不间断地根据大家的需求,带去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比如更多的互动和技能培训等。”白桦表示。

    让他们真正获得尊严、平等、共享

    乐器表演结束后,宁波市康复医院的志愿者们为托养人员测量血压、血糖,查看托养人员的病例并问诊,有针对性地开具康复处方,康复治疗师针对肢体功能存在障碍的人员进行持续有效的综合治疗。

    在卓远愈养中心,很多患者是精神与肢体双重残疾,在与这群特殊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更加需要耐心和爱心,还要时刻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和体能的承受度。这是神经康复一科治疗师史海燕为卓远愈养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最为深切的感触。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精神残疾人员能真正获得尊严、平等、共享,助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卓远愈养中心负责人陈红辉表示。

    记者 朱琳/文 记者 崔引/摄

    拥抱生活

    “我想在他们的人生里

    也插上鲜花”

    许奶迪是宁波余姚低塘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因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他曾经历过3次让他痛不欲生的手术,也曾拥有姐姐背着他上学的温暖;他曾遭遇冷眼,但也获得了身边人鼓励。他用获得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冠军的插花作品宣示自己的人生已然绽放,他驾驶着3年前买的车,在低塘街道1386个残疾人的家门口兜兜转转了5万多公里,他梦想着在大家的人生里都插上鲜花,尽情开放……

    温暖与激励

    让他的“鲜花”盛开

    小学四年级以前,许奶迪是有些自卑的。学校的文体活动不用参加,不雅绰号总是飘进他耳朵。后来做了手术,在隔壁中学读书的姐姐每天背着他上学、放学,家人的温暖成了他最大的依靠。

    到了初中、高中,他被要求不得缺席任何活动。就算他最怵的爬山,同学们也“警告”他:“你必须来,我们搀也要把你搀上山顶!”高二那年校庆,他设计的校庆徽章获奖后被定为校徽,“许奶迪”的名字火遍全校,大家都知道他是全校唯一一个残疾人,但全校的师生却没有一个把他当成残疾人。

    1998年高中毕业后,他进了工厂做绕线圈的计件工,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八九点,一个月拿到2000多元工资;后来,他在另一家工厂从工人做到主管,用自信、乐观与坚强俘获了一个女孩的芳心,两人结婚生子;2006年,28岁的许奶迪成为余姚低塘街道残联专职联络员,他参加了大专自考,又考出了手语、康复协调员等一系列专业证书;2010年,妻子开花店,他去帮忙学会了插花,并拿到了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插花组的冠军,他生命中的“插花”也就此绽放……

    “我想在他们的人生里也插上鲜花”

    许奶迪走出了阴霾,他也梦想着把花插进身边残疾人朋友的生活,但现实并不不像他想象的那么乐观。他遇到过一家三口都是精神残疾的家庭;遇到过儿子残疾,被父亲嫌弃数落“他还能做什么,只会拖累家人”的情形;遇到过曾被保送进重点高中的人才遭遇疾病致残,一直难以走出心理阴影……

    渐渐地,他明白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修复心理残疾更重要。

    他推荐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参加了市里的“净居亮居”的改造,把他们脏乱的老屋重新进行了装修,安装了马桶和淋浴器等设施。

    陈伟忠因患格里巴利综合征导致下肢萎缩,无法站立,成为二级残疾,母亲和父亲相继患癌,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家庭风雨飘摇。许奶迪隔三岔五就来看望他,给他办理了残疾证、低保,申请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还给他送来了助行器。

    现在,许奶迪依然奔忙在助残的道路上。他说:“我会竭尽全力把这些小事做好,让大家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鲜花盛开。”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吴嘉诚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