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超(中)正在和同事们研讨病例。 |
长着一张娃娃脸,行事却沉稳干练;入行时间不长,“实战”经验和科研项目却硕果累累;平日话语不多,已经能和科主任一起在手术台上默契配合,实施完美手术。他,就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胃肠外科医生梁超。 2015年,博士毕业后他加入该院胃肠外科虞伟明主任团队。从起初只能操刀疝气、阑尾炎等基础小手术,到如今在复杂性胃癌根治手术中成为主刀的一名得力助手,迅速成长。不仅如此,他还是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主持了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多篇文章发表在SCI-TOP期刊,并担任数本肿瘤学SCI期刊审稿人,可谓文“武”双全。 妈妈是医生,他自小立下志向 最近,由于院区新大楼改建,该院胃肠外科从兴宁院区暂时搬迁至东部院区。科室整个团队几乎都搬走了,少数几位还留在兴宁院区,其中就包括梁超。“还有几位病人留在这里,我要等到他们全部康复出院,才算圆满完成任务。”这位科室里的小年轻,却承担了重要的任务。 出生于1987年的梁超,老家在山西。成为一名医生,对他而言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他的妈妈是一位心内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让他对这个神圣的职业十分向往。然而,妈妈却并不赞成,这份工作的辛苦她心里最清楚。 “我初三那年,刚好遇上非典,老家的情况很不好。天天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在一线与病毒抗争的医护人员,场面和新冠疫情暴发时一模一样。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以后只当医生!”梁超说,妈妈也拗不过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从迈入大学,到博士毕业,十余年的高校学习生活中,他心里始终有一位“精神领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吴孟超突破“中肝叶”手术禁区的事迹深深影响了梁超,他立志自己也要成为这样一名为患者带来生命新希望的医者。 手术台上,他想先当好一名助手 参加工作后,他遇到了一位不断提携他的老师——科室主任虞伟明。虞主任的一言一行让他领悟到,做好一台手术,主刀固然重要,但当好一名助手同样关键。 一天,病房里住进一位胃癌患者,由于肿瘤大小达到8厘米,需要全胃切除。在这台手术中,梁超需要在患者身体里打开一个通向胃部肿瘤的通道,然后再由主刀虞主任切除。但让梁超觉得棘手的是,这位年近六十的男子身高170厘米,体重达到90公斤,腹部脂肪非常厚。 每每遇到有难度的手术,梁超总会反复观摩学习手术视频,然后在模拟机上多次操练。手术当天,梁超在操作时发现,患者腹腔黏连严重,为了不弄破肿瘤,手法需要特别轻柔。最终,梁超比平时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完全打开手术通道。不过,由于前期工作铺垫到位,手术相当成功,巨大肿瘤被完整取出。 “要想成为一名好主刀,就要先当好助手,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梁超有着超乎年龄的踏实、肯干。 患者态度大转变,热心“牵红线” 6年来,梁超在岗位上见证了胃肠外科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从需要打五孔的腹腔镜手术,到2019年实现单孔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而言,不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更达到了美容效果。 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不少患者因为他长了张“娃娃脸”,对他十分不信任。不过,术后的效果患者本人最清楚,态度180度大转弯,有的送来锦旗、感谢信,还有的要帮他介绍女朋友。“我爱人也是一位医护人员,我们俩平时工作忙,都能互相理解。” 其实,这位“娃娃脸”医生还是宁波大学医学院的硕导,目前他已经收了4位学生。每月两次,他会在周末安排研讨会。目前,他们正在研讨关于消化道肿瘤耐药机制方面的内容。 虽然很忙很累,但梁超觉得当医生的每一天很充实。他认为,当医生要有医者仁心,还要具备救治技术。“胃肠外科对临床医生要求很高,我会稳扎稳打,练好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