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诚恐打草惊蛇

——江州劫法场之谜(之四)

    □胡杨

    上回我们说到,江州劫法场可以说是一场几乎没有任何退路可言的盲动。

    如果不是晁盖、宋江他们运气足够好,在浔阳江边碰到了打算前来江州劫牢救宋江的张顺、李俊等人,那么,晁盖、宋江他们极有可能会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要说了,吴用之所以会出如此低能的劫法场的行动方案,很有可能是吴用在这方面实在是缺乏经验。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符合小说实际的。

    作为梁山军师的吴用,除了主导过江州劫法场这个行动方案之外,还先后制订过大名府解救卢俊义、东平府解救史进的行动方案。

    同样都是营救被俘人员,同样都是出自吴用之手,可是,这江州劫法场的行动方案同后来那两个行动方案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部署的周密性而言,这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个量级之上。

    那么,对江州劫法场,吴用为什么要制订这样一个极度脑残的行动方案呢?难道此时的吴用就是如此的没有水平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极度脑残的行动方案,暗藏的却是吴用的神机妙算和他的重重心机。

    若论心机,这吴用的水平可真的不是一般的深。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吴用获悉宋江题写反诗入狱之后的所作所为,就不难发现吴用用心的险恶和心思的缜密。

    吴用其实就是想通过做足营救宋江这篇文章,来达到借刀杀人,最终消灭宋江,甚至是消灭晁盖的目的。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从小说的蛛丝马迹中,不难勾画出吴用的重重心机。

    首先,坐实宋江的谋反死罪,欲置宋江于死地,是吴用做足宋江文章的主要目的。

    想当初,吴用派刘唐月夜走郓城,给宋江传书送金,其目的就是为了想置宋江于死地。只是因为刘唐的运气好,没有在郓城暴露行踪,所以,吴用才没有如愿以偿。

    于是,吴用这次又利用伪造蔡太师回信的机会,瞒天过海,暗度陈仓,轻轻松松地借着蔡九知府之手,把宋江送上了断头台。

    为了能置宋江于死地,吴用甚至还不惜搭上了自己的好友戴宗的性命。至于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代价,赚取萧让和金大坚上梁山,吴用则是另有一番考虑。

    于私来说,吴用这样做可以达到假戏真做的目的,把那封回信假装做得真真的,从而可以掩人耳目,免得事后遭人怀疑。

    于公来说,吴用这样做则可以发挥萧让、金大坚两人的特长,最终为梁山泊所用。用吴用自己的话来说是:“这两个人,山寨里亦有用他处。”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要说了,既然吴用要置宋江,甚至是晁盖于死地,那么,为什么当初晁盖决定要去打江州时,吴用要竭力劝阻呢?

    当初,吴用之所以要竭力劝阻晁盖去打江州,只是因为吴用觉得,宋江只不过是写了反诗,宋江的死罪还没有完全坐实,此时的宋江应该还罪不该死。所以,如何处置宋江,那个蔡九知府也把握不定,还要写信去请示蔡太师。

    在这个背景之下,如果晁盖去了江州,那么,最多也只是去劫个牢,反倒很有可能救得了宋江的性命。

    因此,吴用就用“江州离此间路远,军马去时,诚恐因而惹祸,打草惊蛇,倒送宋公明性命”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决了晁盖的决定。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又要说了,既然吴用觉得晁盖此去江州并不经济,那么,后来吴用为什么又主张晁盖去江州劫法场呢?难道曾经否决晁盖决定的理由,这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事实的真相是,虽然吴用之前否决晁盖劫法场决定的理由,此时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去江州的路途还是那么遥远。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从给蔡九知府的那封假信送出去了之后,有一个关键因素这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个关键因素就是,吴用通过那封假信,已经彻底坐实了宋江勾连梁山的罪状。吴用已经算定,宋江此次肯定是必死无异了。

    那江州发生的情况,也真的就如吴用所料。

    戴宗回到江州向蔡九知府交差之后,黄文炳一眼就识破了那封假信的纰漏。于是,蔡九知府就当庭发落,要将宋江和戴宗两人以谋逆之罪斩立决了。

    其次,借江州劫法场之机除掉晁盖,是吴用做足宋江文章的另一个目的。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又要说了,既然吴用已经算定了宋江必死,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晁盖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大老远地去跑一趟江州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吴用的心思,就不难发现这样两个小九九:

    一是,吴用根据晁盖出发的时间来判断,等晁盖他们赶到千里之外的江州时,宋江的人头应该早已经落地了。但是,如果吴用不同意晁盖去江州救宋江的决定,那么,按照晁盖的性格,他必定是不会答应的。因为,当初一听戴宗说宋江在江州吃了官司,晁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立马下山去救宋江。

    事实,也真的如吴用所料。

    如果不是当案的黄孔目设法施计,把处斩宋江、戴宗的行刑日期往后拖延了五天,那么,等晁盖他们赶到江州时,那宋江、戴宗的人头早已落地了。

    小说写道,蔡九知府发现了假信的问题之后,便叫黄孔目马上做了文案,想尽快斩了宋江、戴宗这两个谋逆之贼,以绝后患。

    不料,这个黄孔目却是戴宗的好朋友,正在想方设法地要营救戴宗的性命。见蔡九知府如此说,黄孔目便动了个小心眼,回禀道:“明日是个国家忌日,后日又是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节,皆不可行刑。大后日亦是国家景命。直至五日后,方可施行。”

    黄孔目的理由很充分。于是,蔡九知府只得依准了黄孔目的建议,直等到第六日的中午,便要在江州法场上当众斩了宋江和戴宗。

    所以,小说编写者写到这里,忍不住插了这样一句感叹话:“一者天幸救济宋江,二乃梁山泊好汉未至。”这宋江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

    金圣叹因为要丑化宋江,所以就大笔一挥,把小说编写者的这句感叹话改成了“原来黄孔目也别无良策,只图与戴宗少延残喘,亦是平日之心。”

    殊不知,金老先生这样一改,反而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吴用的心机之深。

    二是,吴用根据晁盖所带军马的实力来判断,如果晁盖赶到江州,万一暴露了行踪,那么,仅凭着晁盖他们这区区一百来号人马,怎能敌得过江州城里那五七千的军马?晁盖他们还不是如飞蛾扑火,最终恐怕难逃全军覆灭的结局。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吴用派去江州劫法场的人员构成中,看出吴用的心机之恶。

    晁盖准备去江州劫法场时,整个梁山总共有二十一个头领。晁盖下山时,带去了十七位。他们的具体名单,我们在前文已经作了交代。

    那么,那梁山上剩下的四位头领,又都是谁呢?

    各位看官,那留在梁山上的四位头领,除了吴用之外,另外三位分别是入云龙公孙胜、豹子头林冲和霹雳火秦明。

    后来,梁山英雄排座次的时候,吴用位列天罡星第三位,公孙胜位列天罡星第四位,林冲位列天罡星第六位,秦明位列天罡星第七位。

    晁盖去江州劫法场的时候,后来位列天罡星第二位的卢俊义、位列天罡星第五位的关胜,都还没有上梁山。

    所以,就当时的梁山而言,吴用他们这四位留在梁山上的头领,全都是梁山最顶级的高手。真的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吴用看上去好像要铁了心地去救宋江和戴宗,那么,吴用为什么又要把公孙胜、林冲、秦明这三个梁山最顶级的高手,全都留在梁山而不去江州呢?

    吴用的心思很明显,那就是他不想冒玉石俱焚的风险。吴用他要不露痕迹地保留梁山最厉害的有生力量,以备他日之用。

    综上所述,吴用设计让晁盖带兵去江州劫法场,其实是想坐收“一石二鸟”之果,那就是既可以坐等宋江的死讯,同时又有可能葬送了晁盖的性命。这样,吴用也就成了梁山此次江州劫法场行动的最大受益者了。

    那么,既然吴用的计谋如此周密,为什么最后又会以失败告终呢?且听下回分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